受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逼近影响,广东沿海城市在9月22日至23日密集宣布实施“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此次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已达17级以上,预计24日凌晨至下午在广东中西部沿海登陆,风圈直径超过1000公里,几乎覆盖整个华南,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地政府依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和本地“五停”工作指引,分区域、分时段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
珠海是最早明确“五停”时间表的城市之一,市三防指挥部22日傍晚发布指令:23日、24日全天停课,23日20时起全面实施“五停”,市内公交、出租车、网约车、水上客运、珠海机场航班全部停运;全市在建工地、生产企业、商超、餐饮、影院等经营性场所一律停业;除抢险救援和民生保障车辆外,所有车辆禁止上路,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同步预告,将根据桥面风力实时封桥。

江门市政府22日上午发出通告,23日零时起全市幼儿园、中小学、中职、技工院校及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停课,寄宿制学校22日下午即安排学生离校;19时起停工、停产、停运、停业同步生效,全市渡口、码头、高速公路入口封闭,危化品运输车、大件运输车提前分流至安全区域,卫健部门要求所有非急诊医疗机构停诊,保留急诊、发热门诊和产科,并组建50支机动医疗队待命。
中山市三防指挥部22日晚宣布,23日、24日全天停课,23日18时起“五停”全面启动,市内两大医院除保留急诊和血透外,其余科室停诊;所有零售药店停止销售需处方药品,防止群众冒雨外出取药,交警部门对105国道、珠三角环线高速等易积水路段提前布控,22时起禁止货车通行。
东莞22日15时率先启动分批“五停”,教育系统22日18时起全面停课,寄宿学校23日12时前完成学生疏散;23日12时起建筑工地、工厂、物流园区全部停产停工;14时起公交、地铁、出租车全部停运,外卖、快递平台暂停接单;商超、农贸市场、餐饮门店14时起停业,市工信局组织三大运营商对地下机房、基站进行再加固,并预置200台油机保障通信。
惠州22日14时将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预告可能于23日18时发布“五停”令,大亚湾区、惠东县、惠阳区已先行通知23日全天停课;大亚湾石化区所有炼化装置降至最低负荷,22日20时起停止危化品装卸船作业,广铁集团同步公告:23日12时起广东高铁、普速列车逐步停运,24日全天全省铁路线停运,25日凌晨视风雨情况逐步恢复。

阳江21日下午启动防风Ⅳ级响应并发出“五停”预告,22日升级为Ⅲ级,当地要求23日8时起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渔排人员全部上岸;23日18时起全市“五停”,阳江海陵岛大桥将根据风速实施双向封闭,岛上游客22日18时起只出不进,文旅部门协调景区、酒店为滞留游客提供免费续住,并开放体育馆、文化馆作为应急避难场所。
汕尾、深圳、广州、湛江等地虽未全域实施“五停”,也相继发布分区停课、停产、停运措施,深圳机场23日20时至24日20时暂停航班起降;广州地铁22日晚起对高架及地面线路限速运行,一旦风力达8级立即停运;湛江海事局22日18时起停止港口作业,组织商船前往锚地避风,省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寄宿制学校建立留校师生台账,储备至少三天食品、饮用水、药品,并安排校领导24小时带班。
为配合“五停”,省公安厅启动高等级勤务,2.8万名警力前置易涝点、隧道、涵洞;省消防救援总队调派重型工程机械、舟艇、龙吸水排涝车向珠海、江门、阳江预置;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沿海六市紧急调拨折叠床、毛巾被、应急灯、矿泉水、八宝粥等物资共14.7万件,南方电网组建8000人应急队伍,对低洼变电站、配电房加装防水挡板,并调配200台发电车、3000台发电机随时支援,三大运营商对沿海基站进行封舱加固,预置卫星电话、便携油机,确保极端情况下通信不中断。
省三防办提醒公众:台风影响期间,务必留在安全坚固室内,做到“人不出门、车不上路”;提前检查门窗、阳台、空调外机,清理排水管道;储备至少三天食品、饮用水、药品、移动电源;低洼地区、危房、简易工棚人员服从政府转移指令,切勿擅自返回。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