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运动三件套又换了,这一次从“飞盘、露营、陆冲”的户外三件套,直接跳进了空调房:室内网球、匹克球、室内高尔夫,它们被戏称为“新中产三件套2.0”,社交平台的打卡模板一夜之间从“夕阳下的飞盘”变成“地下商场里的挥杆”,变化速度之快,连卖装备的商家都来不及补货——匹克球拍在京东搜索量同比暴涨620%,室内网球发球机到货周期从7天拉长到45天,二手平台上“用了三次”的室内高尔夫模拟器转让帖,标价只比新机便宜8%,还注明“不包邮,不议价,要抢速度”。
为什么又是这三样?答案藏在“中产情绪”的四个关键词里:门槛、效率、出片、社交,飞盘和露营把门槛降到“有腿就行”,于是迅速卷成“拼团拍照大会”;攀岩和徒步把门槛抬高到“有腿不行,还得有膝盖”,结果劝退了一批腰椎间盘突出的90后,室内网球、匹克球、室内高尔夫聪明地卡在中间:看上去像“贵族运动”,其实花钱就能体验;看似需要技术,实则发球机与模拟器把失误率抹平;最重要的是,它们都在室内,妆容不花、汗水不臭,30分钟就能拍完九宫格,精准命中中产“既要优雅又要效率”的痛点。

先说室内网球,传统网球受限于室外场地、天气、约人难,一度被中产嫌弃“太像体力劳动”,如今商场地下二层就能开打的“板式网球”或“迷你网球场”,把标准场缩成1/3,四面玻璃围挡,球不会飞远,自动发球机24小时无休,扫码就能开局,北京朝阳合生汇的“SMash”连锁,工作日晚上10点仍满场,128元/半小时,比深夜打车还贵,却得提前两天预约,教练李维说,过去六年他带的学生80%是25—38岁的互联网人,“他们不想晒太阳,却想要网球裙照片”,小红书#室内网球#话题浏览量3.7亿,最热笔记是“如何穿成郑钦文”,点赞破18万,评论区一水儿的“球拍链接求私”。
匹克球则更像“社交毒品”,规则介于乒乓球和网球之间,上手十分钟就能对拉,运动量相当于快走,却能把心率拉到燃脂区间,它最大的卖点是“男女混打无压力”,女生穿百褶裙也能接到球,男生不用秀暴扣,双方都能维持体面,上海浦东嘉里城把匹克球场开在写字楼中庭,午休时间白领拎着电脑就下楼,打满30分钟回办公室洗澡都来得及,一块入门碳纤维球拍499元,比lululemon一条Align裤便宜一半,却能在朋友圈晒出“新运动”标签,性价比极高,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匹克球玩家突破400万,其中62%集中在长三角,90后占比55%,女性占58%——精准覆盖“有消费力又爱尝鲜”的中产画像。
室内高尔夫的翻红,则带着一点“反噬”意味,疫情三年把出境游打断,原本计划去日本北海道、新西兰皇后镇挥杆的中产,被迫在市区找“平替”,模拟器技术恰好升级:4K高清幕布、高速摄像头捕捉球速与旋转,1:1还原圣安德鲁斯老球场,连草纹都能看见,北京三里屯一家连锁品牌推出“19.9元试打15分钟”体验券,吸引大量“从没下过真草”的妹子,她们穿Maia Active运动内衣,戴MLB棒球帽,挥杆前先让同伴拍100张“试挥照”,再选一张发圈配文“今天也是自律的一天”,店主透露,70%客人拍照多过打球,但复购率却高达45%,“因为拍照发圈后,总有人问‘这是哪家店’,面子循环就转起来了”。
新三件套的火爆,也带来一条隐秘的鄙视链:玩室内网球的笑匹克球“太像老大爷广场拍”,打匹克球的嫌室内高尔夫“纯静态”,而高尔夫玩家则回怼“你们那俩也配叫球?”——但身体很诚实,很多人三项都充值,北京一位券商女白领把日程排得比IPO还满:周一室内网球私教课,周三匹克球局,周五室内高尔夫模拟器练杆,周末再加一次“实景拍摄”,一个月花在“新三件套”上的钱近6000元,占她税后收入的12%,她说:“我不是在运动,我是在买社交货币。”

品牌端也闻风而动,On跑推出“匹克球专用鞋”,号称侧向支撑更强,售价1290元,比他家最火的路跑鞋贵300元;Hoka把越野跑鞋的厚底移植到“高尔夫训练鞋”,打室内模拟器也能踩出4厘米增高;Salomon更直接把网球线做成背包肩带,在直播间里演示“一拍两用”,弹幕刷屏“中产收割机”,就连lululemon也放下身段,把网球裙长度从13寸改到11寸,再送一条打底裤,只为“显腿长”适配匹克球场地,始祖鸟也没闲着,推出“城市轻量系列”,防风外套可折叠成巴掌大,广告片里模特从写字楼走进地下球场,只需3秒脱西装换鸟衣,精准戳中“下班即运动”场景。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中产开始集体打卡,崩盘的倒计时也就启动,飞盘俱乐部从3000元/年腰斩到999元还送10次露营;陆冲板从溢价三倍到咸鱼对折只用了一个夏天,如今室内网球、匹克球、室内高尔夫的“泡沫信号”已经出现:连锁球场开始推“次卡买一送一”,直播间的匹克球拍从499元降到199元还赠6只球,室内高尔夫模拟器出现“39.9元不限时”团购,有行业分析师预测,按照目前开店速度,2026年上半年一线城市的室内网球场地将过剩30%,匹克球俱乐部或将迎来第一轮倒闭潮,到那时,中产们又会寻找新的“三件套”,也许是室内壁球、模拟滑雪,或者干脆回归健身房——毕竟,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运动,而是“我正在变得更好”的幻觉。
别问中产运动三件套为什么又换了,问就是“不换怎么证明我还在中产”。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