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降至15元一斤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正文

进入2025年6月以后,全国多地水果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社区团购群几乎同时挂出“泰国金枕15元/斤”“猫山王19.9元/斤”“整箱更划算”的爆炸性标签,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被“榴莲自由”刷屏,记者走访北京新发地、上海辉展、南宁海吉星、成都白家、哈尔滨哈达等一级批发市场发现,15元/斤并非营销噱头,而是大批量现货的“成交密集区间”,只要购买整颗(6~8斤),不挑剔外观、不追求品牌,就能以15~16元/斤拿下;若愿意接受“无售后、不包房”条款,最低甚至能压到13元/斤,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一个4斤的小榴莲只需60元左右,比一杯手冲咖啡贵不了多少,与三年前“百元以上高价”形成鲜明对比。

价格骤降的直接原因是进口量激增,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鲜榴莲累计进口达10.07万吨,其中4月单月6.12万吨,环比暴增271%,创同期历史新高;5—6月到港量继续放大,仅泰国东部主产区就向中国发出9.3万吨,同比再增35%,中老铁路冷链回程班列今年加密至每周6列,全程48小时直达昆明、成都、广州,物流成本下降18%,使“泰国果园—中国消费者”的时空距离被空前压缩,越南、菲律宾因检测标准趋严、台风减产导致供应缺口,泰国顺势填补,市场占比由去年的72%升至85%,形成“一果独大”的供应格局,价格话语权瞬间反转。

榴莲降至15元一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个推手是国产榴莲“首秀”冲击预期,海南三亚、保亭、乐东三地2025年首次规模化上市“树上熟”金枕、猫山王,虽然总量仅1800吨,但“本土榴莲”话题持续占据热搜,强化了消费者“榴莲不再稀缺”的心理暗示,不少渠道商预判国产果7月集中采摘,届时价格可能更低,于是提前降价清库,形成“进口果让利—国产果入市—再让利”的螺旋下跌。

第三个因素来自需求端“报复性尝鲜”后的短暂疲软,2024年疫情结束后,榴莲曾出现“五一”前后50元/斤的“报复性消费”,把全年需求提前透支;2025年春季南方多雨、气温偏低,水果整体走货慢,榴莲终端消耗速度放缓,上海辉展市场一位档口老板透露,6月日均到货320柜,但销速只有280柜,余货被迫次日“甩价”,“15元/斤就是甩货价,再拖就要裂口、出水,只能当加工果卖”。

价格暴跌也引发连锁反应,广西凭祥、广州番禺、云南景洪等边贸口岸出现“越南榴莲倒流”现象:由于中国境内批发价已低于越南地头价,部分越南商人把此前滞留在边境的“镉超标”榴莲低价抛售给中国加工厂,用于制作榴莲泥、冷冻果肉、烘焙馅料,进一步拉低低端市场价,宁波、深圳海关数据显示,6月以“加工原料”名义进口的越南榴莲环比增加220%,到岸价仅8~9元/斤,与泰国鲜果形成“内外夹击”。

零售端感知最为明显,永辉、盒马、沃尔玛、华润万家等主流商超把榴莲当成“引流爆品”,6月促销档期排得比荔枝还密集:盒马“99元/颗任挑”相当于16元/斤;永辉“开盲盒直播”把B级金枕压到15.8元/斤;社区团购平台“美团买菜”“多多买菜”用秒杀券后低至12.9元/斤,且承诺“死包包退”,把售后风险转嫁给供应商,消费者零门槛尝鲜,线上直播同样疯狂,抖音头部水果主播“榴莲大叔”创下一晚卖出38万颗的纪录,平均单价14.5元/斤,峰值同时在线人数超80万,弹幕刷屏“比猪肉还便宜”。

榴莲降至15元一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5元/斤并非“全国统一价”,品质、渠道、城市等级差异仍然显著,以6月25日为例,北京新发地整箱均价730元/32斤,折合22.8元/斤;上海辉展A级金枕批发18~20元/斤;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出现“15元/斤无售后”专区,但猫山王仍坚守35元/斤以上;成都、重庆、武汉等内陆城市因二级批发加价,终端普遍19.9~24元/斤;哈尔滨、长春等东北市场则因冷链附加费,最低也要17元/斤,总体来看,15元/斤是“批量、线下、不挑果”场景下的成交下限,商超、电商、精品果店仍维持18~25元/斤的主流区间。

对于后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低价还将延续到7月底”,泰国东部尾果与南部新果无缝衔接,预计7月进口量仍维持在每月5万吨以上;海南国产榴莲计划7月10日左右批量开采,虽然品质、产量尚存变数,但心理冲击已经提前释放,多家机构预测,7月全国榴莲日均可消化量约2800吨,而到货量可能突破3200吨,供大于求格局不变,价格反弹乏力,8月后随着泰国进入雨季、越南恢复通关、菲律宾补货,供应端或有所收窄,但国产果持续上市、中秋备货尚未启动,价格大概率在18~22元/斤区间震荡,出现2022年“40元+”高位的可能性极低。

值得注意的是,超低价正在重塑产业链利润分配,以往“果园—出口商—中国一批—二批—零售”五级流通,每层加价3~5元/斤,如今终端售价15元/斤,意味着泰国地头收购价必须压到6~7元/斤(约合30泰铢/公斤)才能平衡成本,而2024年同期泰国东部A级果收购价还在55泰铢/公斤以上,当地农户利润被“腰斩”,越南情况更糟,因镉超标事件,不少果园收购价跌至20泰铢/公斤仍无人问津,出现“弃采”现象,中国进口商也面临“高运费+低售价”双向挤压,6月平均每柜亏损1.2万~1.8万元,部分中小贸易商暂停订货,等待价格回暖。

消费端则迎来“榴莲+”场景爆发,低价推动餐饮品牌创新:喜茶、奈雪推出“15元榴莲冰淇淋”;瑞幸上线“榴莲拿铁”;海底捞把榴莲锅底降到9.9元;烘焙店“榴莲千层”从39元打到19元,原料端成本下降让品牌有空间做价格下探,家庭消费同样放量,京东到家数据显示,6月榴莲销量同比增240%,复购率由去年18%提升至35%,“一周吃两次”成为中等收入家庭新常态。

榴莲降至15元一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综合来看,2025年夏天的“15元榴莲”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泰国丰产、物流提速、国产上市预期、需求短暂疲软、资本平台补贴,五力叠加把昔日“水果爱马仕”拉下神坛,对消费者而言,这是实现“榴莲自由”的最佳窗口;对产业链而言,则是一次深度洗牌——谁能通过订单农业、冷链技术、品牌分级、深加工等手段在低价周期中建立护城河,谁就能在下一轮供需平衡时占据主动,至少在未来两个月,15元/斤仍将是市场挥之不去的“心理锚点”,榴莲正式从“轻奢”步入“平民”时代。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上庭长适合什么发型?圆脸、方脸、菱形脸怎么选显脸小?
« 上一篇 2025-09-23
红短毛衣怎么搭配好看?秋冬显瘦搭配图片有哪些?
下一篇 » 2025-09-23

相关文章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人围观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动态快讯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