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头发是现代人常见的困扰,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头发的生长与脱落主要与肝、肾、脾三脏功能密切相关,其中肾藏精,精生血,血养发;肝藏血,血能濡养头发;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则气血不足,头发失养,治疗掉头发需从调理脏腑、补益气血、滋养肝肾入手,通过合理使用中药,可从根本上改善脱发问题,以下从中医辨证分型、常用中药、经典方剂及日常调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中医辨证分型与对应中药
中医治疗脱发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选择合适的中药,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常见的脱发证型及用药如下:

肾精亏虚型
症状:头发逐渐稀疏、脱落,发质干枯、发黄,常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等。 病机: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精不足则头发失养。 核心中药:
- 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为乌发养发要药,制首乌可避免生首乌的滑肠副作用,常用量10-15g。
-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能促进毛囊血液循环,用量10-15g。
- 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常与枸杞子、覆盆子配伍,增强补肾效果,用量10-20g。
- 女贞子:滋补肝肾、乌须明目,与旱莲草组成“二至丸”,适用于阴虚血热的脱发,用量10-15g。
- 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可炒熟后打粉冲服,或入药煎煮,用量15-30g。
血虚风燥型
症状:头发突然成片脱落,头皮瘙痒、干燥、脱屑,偶有头皮屑增多,伴有面色苍白、心悸失眠、舌质淡苔薄白。 病机:血虚不能濡养头发,风燥之邪乘虚而入,导致头发脱落。 核心中药:
- 当归:补血活血,为“血家圣药”,能改善头皮微循环,用量6-12g。
-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常与当归、白芍组成“四物汤”基础方,用量10-20g。
- 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与当归、熟地配伍增强补血效果,用量10-15g。
-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能上行头目,促进气血运行至头皮,用量3-6g。
-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可祛除头皮风邪,缓解瘙痒,用量3-10g。
肝郁血瘀型
症状:头发逐渐脱落,伴有头痛、烦躁易怒、胸胁胀痛、女性月经不调、经血有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病机: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气血无法上荣于头,头发失养而脱落。 核心中药:
- 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阳,为疏肝要药,常与白芍、香附配伍,用量3-10g。
-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能缓解肝郁气滞,用量6-12g。
- 丹参:活血祛瘀、养血安神,改善头皮瘀血状态,促进毛囊供血,用量10-15g。
-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少量使用可增强活血效果,用量3-6g。
- 白芷:祛风止痛、通窍止痛,能引药上行至头部,用量3-10g。
脾虚湿盛型
症状:头发油腻、脱落,伴有头皮瘙痒、头屑多、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体胖大苔白腻。 病机:脾虚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热上蒸头皮,导致毛囊堵塞,头发脱落。 核心中药:

-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能健脾祛湿,改善头皮油腻,用量10-15g。
-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与茯苓配伍增强健脾祛湿效果,用量10-15g。
-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可煎汤或煮粥,用量15-30g。
-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能排除体内湿浊,用量6-12g。
-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可调理脾胃气机,用量3-10g。
经典方剂推荐
根据不同证型,中医经典方剂在治疗脱发中效果显著,具体如下:
证型 | 经典方剂 | 组成(简述) | 功效 |
---|---|---|---|
肾精亏虚型 | 七宝美髯丹 | 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怀牛膝、当归、补骨脂、茯苓 | 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 |
血虚风燥型 | 神应养真丹 | 当归、川芎、白芍、地黄、天麻、羌活、木瓜、菟丝子 | 养血祛风、生发护发 |
肝郁血瘀型 | 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 | 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桃仁、红花、川芎、熟地 | 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
脾虚湿盛型 | 参苓白术散 | 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 | 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
日常调理与注意事项
- 饮食调理: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桑葚)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油腻、甜腻食物,减少对头皮的刺激。
- 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中医认为“夜卧养血”,23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时间,此时入睡有助于气血生化。
- 情志调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可通过听音乐、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因为“怒伤肝”,肝气郁结会加重脱发。
- 头皮护理:选择温和的洗发水,避免频繁烫染,洗头时用指腹轻轻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可配合使用生姜、侧柏叶等具有生发作用的草药外洗。
相关问答FAQs
问:掉头发吃中药需要多久才能见效?
答:中药治疗脱发的见效时间因人而异,通常与脱发原因、病程长短、体质及用药依从性有关,肾精亏虚和血虚型脱发调理周期较长,需1-3个月才能看到新发长出;肝郁血瘀和脾虚湿盛型脱发若辨证准确,配合调理,可能在2-4个月内有所改善,建议坚持服药3-6个月,同时注意生活调理,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若服药超过6个月仍无改善,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检查其他潜在疾病。
问:中药治疗脱发有副作用吗?如何避免?
答:中药治疗脱发若辨证准确、用药合理,通常副作用较小,但部分药物需注意禁忌:如何首乌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生首乌入药;活血化瘀药(如红花、丹参)孕妇慎用;利湿药(如泽泻、薏苡仁)可能引起腹泻,脾胃虚弱者需配伍健脾药,为避免副作用,建议到正规中医机构就诊,由专业医师辨证后开具个性化处方,不可自行盲目服用中药,尤其是含有毒性成分的药物(如雷公藤等,需严格在医生监督下使用),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确保用药安全。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