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瑜伽虽然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益身心的运动,但如果练习不当、过度追求难度或忽视身体信号,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坏处,最常见的风险是运动损伤,尤其是对关节和肌肉的拉伤,瑜伽中的一些高难度体式,如后弯、倒立或深度扭转,需要身体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和核心力量,如果基础不牢固或急于求成,很容易导致肩袖损伤、膝关节韧带拉伤、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在练习“头倒立”时,如果颈部力量不足或姿势错误,可能给颈椎带来过大压力;而“莲花坐”等盘腿动作若强行练习,可能造成髋关节或膝关节的挤压伤。
不当的呼吸方式可能引发身体不适,瑜伽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但若呼吸过深、过快或憋气,可能导致头晕、恶心,甚至血压波动,对于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某些需要屏息的呼吸法(如“圣光呼吸法”)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诱发不适,瑜伽中的冥想和放松练习虽然有助于减压,但若在情绪不稳定或心理创伤未愈时强行进入深度放松,可能引发情绪波动或“排毒反应”,如出现焦虑、悲伤等情绪反扑。

第三,过度追求柔韧性而忽视力量平衡,会导致身体结构失衡,很多人认为瑜伽就是“拉伸”,其实肌肉和韧带的柔韧需要与肌肉力量协同发展,如果只注重开肩、下腰等柔韧性训练,而忽略了核心肌群和关节稳定性的锻炼,反而可能造成关节不稳定,增加慢性疼痛的风险,过度后弯可能导致腰椎前凸加剧,引发下背痛;而长期保持“驼背式”等不良姿势练习,可能加重圆肩驼背问题。
第四,不当的练习环境也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在空气质量差、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练习瑜伽,可能引发头晕、中暑或呼吸道不适,使用不专业的瑜伽垫(如防滑性差、材质有毒)或在坚硬地面上直接练习,会增加关节压力,导致手腕、脚踝等部位劳损,对于初学者而言,跟随不专业的教练学习也是一大风险,错误的指导可能让学员养成错误的动作习惯,长期下来难以纠正。
瑜伽并非适合所有人群,患有骨质疏松、严重脊柱侧弯、近期手术或急性损伤的人,应避免或谨慎练习某些体式;孕妇需选择孕期瑜伽,并避免压迫腹部或需要平衡的高难度动作;而高血压、青光眼患者则应避免倒立体式,以防眼压或血压骤升,过度沉迷瑜伽可能引发“瑜伽成瘾”,导致忽视身体信号,在疲劳或疼痛时仍强行练习,反而加剧身体损耗。
以下是相关问答FAQs:

Q1:初学者练瑜伽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有哪些?如何避免?
A1:初学者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包括颈部、肩关节、腰椎和膝关节,避免受伤的关键在于:①选择适合初学者的基础课程,避免过早挑战高难度体式;②充分热身,激活核心肌群;③遵循“无痛原则”,不强迫身体进入极限位置;④使用辅具(如瑜伽砖、伸展带)辅助练习,保持动作正确;⑤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学习,及时纠正错误姿势。
Q2:练瑜伽后出现膝盖或手腕疼痛,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办?
A2:膝盖疼痛多因深度屈膝(如“战士式”时膝盖超过脚尖)或扭转动作不当,导致髌骨压力过大;手腕疼痛则常见于支撑类体式(如“下犬式”)中手腕过度背屈或力量不足,处理方法:①立即停止疼痛动作,休息观察;②冷敷缓解炎症;③加强膝盖周围肌肉(如股四头肌)和手腕力量训练;④练习时在手下垫毛巾或调整手腕角度,减少压力;若疼痛持续,需就医排查是否有韧带或软骨损伤。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