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肉肿痛是口腔常见问题,可能由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食物嵌塞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引起,用药需结合病因,建议先明确诊断后遵医嘱用药,以下分不同情况介绍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针对牙龈炎/牙周炎的药物(牙菌斑堆积为主因)
牙龈炎和牙周炎是牙肉肿痛最常见的原因,多由牙菌斑、牙结石长期刺激导致牙龈组织充血、水肿、疼痛,严重时伴随出血或溢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外用药物:
- 氯己含漱液: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抑制口腔细菌、减少牙菌斑,缓解牙龈红肿,饭后和睡前含漱,每次10-15ml,含漱30秒后吐出,连续使用5-7天,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牙齿染色,停药后可恢复。
- 碘甘油:具有杀菌、消炎作用,直接涂抹于牙龈患处,用棉签蘸取后轻轻涂于牙龈红肿处,每日2-3次,适用于牙龈炎或牙周炎急性期,缓解局部疼痛和肿胀。
- 甲硝唑凝胶:针对厌氧菌感染,牙周炎常见厌氧菌过度繁殖,凝胶可直接作用于牙龈袋内,每日3次,饭后使用,需避免吞咽。
-
口服药物(中重度炎症或伴有全身症状时):
-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青霉素类,需皮试)、头孢克肟(头孢类),针对细菌感染,若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需遵医嘱口服,疗程通常3-7天,避免自行滥用。
-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疼痛和肿胀,按说明书剂量服用,不宜长期使用(一般不超过3天),胃溃疡患者慎用。
针对智齿冠周炎的药物(第三磨牙萌出不全导致)
智齿冠周炎多因智齿部分萌出,牙龈瓣与牙齿间形成盲袋,食物残渣积存引发感染,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张口受限,严重时伴面部肿胀。
- 局部冲洗:需由医生操作,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盲袋,去除食物残渣和脓液,再涂抹碘甘油或甲硝唑凝胶,每日1次。
- 口服药物:
- 抗生素+抗厌氧药:如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使用,覆盖需氧菌和厌氧菌,控制感染,疗程5-7天。
- 止痛药:疼痛剧烈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解疼痛。
- 辅助治疗:炎症期间用温盐水漱口(温水+少许盐),每日4-5次,帮助清洁;饮食以清淡、软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待炎症消退后及时拔除智齿(根治方法)。
针对食物嵌塞或刺激引起的肿痛
食物嵌塞(如牙缝大、充填物边缘不密合)导致牙龈长期受压,引发局部炎症,表现为牙龈乳头红肿、疼痛,易出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处理方法:首先需清除嵌塞食物,可用牙线轻轻取出,避免用牙签(损伤牙龈);若嵌塞频繁,需及时就医调整充填体或修复缺失牙。
- 药物:局部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或碘甘油,缓解炎症,一般3-5天可改善。
全身性疾病相关肿痛(如糖尿病、血液病等)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并发牙龈炎、牙周炎,表现为牙龈肿胀、易出血、伤口愈合慢;血液病(如白血病)也可能导致牙龈增生、肿痛。
- 治疗原则: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如积极调控血糖,同时进行口腔局部治疗(如洁牙、冲洗),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避免使用加重出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用药注意事项及禁忌
药物类型 | 禁忌人群 | 注意事项 |
---|---|---|
氯己定含漱液 | 对氯己定过敏者;儿童、孕妇慎用 | 长期使用致牙齿染色,停药后可刷除;避免与牙膏同用(牙膏中成分降低效果) |
甲硝唑 | 孕妇、哺乳期妇女;酒精过敏者 | 服药期间及停药3天内禁酒,否则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面部潮红、心悸等) |
布洛芬 | 胃溃疡、消化道出血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 饭后服用减少胃刺激;长期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 |
碘甘油 | 对碘过敏者 | 避免误吞,仅用于局部涂抹 |
相关问答FAQs
Q1:牙肉肿痛可以自行服用抗生素吗?
A:不建议自行服用抗生素,牙肉肿痛多数为局部感染(如牙龈炎、牙周炎),外用药物(含漱液、凝胶)通常可缓解;若需口服抗生素,需医生判断感染类型(细菌/厌氧菌)、严重程度及有无禁忌(如青霉素过敏),盲目用药可能引起耐药性或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
Q2:牙肉肿痛期间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A:饮食以清淡、温凉、软食为主,避免辛辣(辣椒、大蒜)、过烫、坚硬食物(坚果、油炸食品),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戒烟戒酒,酒精和尼古丁会加重炎症;若疼痛影响咀嚼,可改为流质或半流质(如粥、汤),待肿痛缓解后再恢复正常饮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