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自然界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调养身心、适应气候转变的关键时期,此时天气逐渐转凉,空气湿度降低,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咽喉不适等“秋燥”症状,水果作为秋季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补充水分和维生素,还能通过其独特的性味功效帮助缓解秋燥、增强免疫力,秋季应该多吃哪些水果呢?从传统中医养生和现代营养学角度结合来看,以下几类水果尤为值得推荐。
润燥生津,缓解秋燥不适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津液容易耗伤,因此选择具有润燥生津功效的水果至关重要,这类水果通常富含水分和果胶,能滋润咽喉、肺部和皮肤,改善干燥引起的不适。

-
梨:梨被誉为“百果之宗”,其性凉味甘,归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秋季食用梨,可直接缓解因秋燥引起的干咳、咽干、口渴等症状,梨的吃法多样,生食能清热化痰,熟食能滋阴润肺,如冰糖炖梨、川贝炖梨等经典食疗方,对秋季咳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梨富含水分(约85%)、维生素C、钾元素和膳食纤维,既能补充水分,又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秋季便秘。
-
甘蔗:甘蔗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润燥和中、解毒的功效,秋季食用甘蔗,能有效缓解肺热干咳、胃热呕吐、热伤津口渴等症状,甘蔗汁被称为“天生复脉饮”,其含糖量高,但多为果糖、蔗糖和葡萄糖,易于吸收,能快速补充能量和水分,甘蔗中的铁含量在水果中较高,适合缺铁性贫血人群适量食用。
-
荸荠:荸荠又称马蹄,性寒味甘,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痰消积的作用,秋季食用荸荠,可缓解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秋燥症状,荸荠既可生食,也可熟食,或煮水、炖汤,如荸荠百合羹、荸荠排骨汤等,都是秋季养生的佳品,其丰富的磷元素能促进人体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同时荸荠中的荸荠英具有抗菌作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滋阴润肺,养护呼吸系统
中医认为“肺主秋”,秋季与肺相应,肺脏娇嫩,易受秋燥之邪侵袭,因此滋阴润肺是秋季养生的重点,以下水果在润肺方面效果显著。

-
柿子:柿子性凉味甘涩,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化痰软坚的功效,秋季食用柿子,对肺热燥咳、咽干口渴、痔疮出血等有辅助调理作用,柿子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其含有的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需注意,柿子不宜空腹食用,也不宜与高蛋白食物(如螃蟹、牛奶)同食,以免引起胃柿石,建议选择成熟的甜柿,或加工成柿饼食用,但柿饼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慎食。
-
石榴:石榴性温味甘酸,归肺、大肠经,具有生津止渴、收敛固涩、止泻止血的功效,秋季食用石榴,可缓解津伤口渴、咽喉干燥、烦热等症状,石榴汁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和抗氧化物质,如石榴多酚,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石榴的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但食用时需注意细嚼慢咽,以免损伤牙齿。
-
葡萄:葡萄性平味甘酸,归肺、脾、肾经,具有补益气血、强筋骨、益肝阴、利小便、舒筋通络的功效,秋季食用葡萄,能滋阴液、强筋骨,缓解秋乏和气血不足引起的疲劳,葡萄富含葡萄糖、果糖、有机酸、矿物质(钾、钙、铁)和多种维生素,其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抗炎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葡萄的吃法多样,生食、榨汁或酿酒均可,但葡萄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健脾益气,增强免疫力
秋季气候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减慢,脾胃功能相对减弱,容易食欲不振,选择健脾益气的水果,有助于促进消化吸收,增强体质,为冬季储备能量。
-
苹果:苹果性平味甘酸,归脾、肺经,具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生津润肺、养心益气、润肠、止泻的功效,秋季食用苹果,能健脾开胃,改善食欲不振,同时其丰富的果胶(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腹泻,苹果中的钾元素有助于调节血压,其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降低慢性病风险,苹果是“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的典型代表,其营养价值全面,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
-
大枣:大枣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秋季食用大枣,能健脾和胃,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乏力、便溏等症状,同时还能补血养颜,缓解秋季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萎黄、心悸失眠,大枣富含环磷酸腺苷、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B族)、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肝脏排毒,大枣可直接食用,或泡水、煮粥、煲汤,但因其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和湿热体质人群应适量食用。
-
山楂: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的功效,秋季食欲不振或食用过多油腻食物后,适量食用山楂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山楂富含有机酸(如柠檬酸、山楂酸)、维生素C和黄酮类物质,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同时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山楂可生食、制成果脯、果丹皮,或泡水、煮粥(如山楂粥),但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应慎食,以免刺激胃黏膜。
补充营养,预防秋季常见病
秋季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如感冒、呼吸道感染等,选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的水果,有助于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
猕猴桃:猕猴桃性寒味甘酸,归胃、膀胱经,具有解热止渴、和中利尿、生津润燥的功效,秋季食用猕猴桃,能补充大量维生素C(含量远超苹果和梨),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猕猴桃还富含维生素E、叶酸、膳食纤维和钾元素,有助于抗氧化、保护心血管和促进肠道健康,猕猴桃中的血清素能稳定情绪,缓解秋季抑郁情绪,需注意,猕猴桃性寒,脾胃虚寒、易腹泻的人群应适量食用。
-
柚子:柚子性寒味甘酸,归肺、胃经,具有健胃消食、化痰止咳、润肺通便的功效,秋季食用柚子,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症状,柚子富含维生素C、柚皮苷、类胰岛素成分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血脂和胆固醇,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柚子中的挥发性油脂能舒缓紧张情绪,改善睡眠,需注意,柚子不宜与某些药物(如降压药、降脂药)同食,以免影响药效,服药期间应咨询医生。
-
无花果:无花果性平味甘,归肺、胃、大肠经,具有健脾益胃、润肠通便、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秋季食用无花果,能缓解咽喉肿痛、便秘等症状,同时其含有的无花果蛋白酶和膳食纤维能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无花果富含钾、钙、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1含量较高,有助于缓解疲劳,无花果可直接食用,或晒干后泡水、煲汤,适合儿童和老人食用。
秋季水果食用建议
为更直观地了解秋季常见水果的功效及适宜人群,以下表格总结了几种代表性水果的信息:
水果名称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适宜人群 | 注意事项 |
---|---|---|---|---|
梨 | 性凉味甘,归肺、胃经 |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 干咳咽干、便秘者 | 脾胃虚寒、腹泻者慎食 |
苹果 | 性平味甘酸,归脾、肺经 | 健脾益胃、生津润肺 | 一般人群均可 | 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适量 |
石榴 | 性温味甘酸,归肺、大肠经 | 生津止渴、收敛固涩 | 津伤口渴、腹泻者 | 便秘、牙口不好者慎食籽 |
猕猴桃 | 性寒味甘酸,归胃、膀胱经 | 解热止渴、增强免疫 | 感冒预防、便秘者 | 脾胃虚寒、易腹泻者慎食 |
山楂 | 性微温味酸甘,归脾、胃、肝经 |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 食欲不振、食积者 | 胃酸过多、溃疡者慎食 |
柿子 | 性凉味甘涩,归肺、胃经 | 清热润肺、化痰软坚 | 肺热燥咳、痔疮出血 | 空腹不宜,忌与高蛋白同食 |
秋季食用水果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适量原则,水果虽好,但过量食用可能导致糖分摄入过多或脾胃不适;二是因人而异,根据自身体质选择水果,如体质虚寒者少食寒凉水果,湿热体质者少食温热水果;三是食用时间,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避免空腹或饭后立即大量食用;四是清洗干净,去除农药残留和细菌,确保食用安全。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秋季吃水果会上火吗?
解答:秋季是否吃水果会上火,主要取决于水果的性味和个人的体质,中医认为,水果有寒、凉、温、热四性,性寒凉的水果(如梨、猕猴桃、柚子)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适合秋季燥热体质者食用,但脾胃虚寒者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腹泻、腹痛等“上火”或寒凉症状,性温热的水果(如荔枝、龙眼、石榴)具有温补作用,适合阳虚体质者,但湿热体质者过量食用可能出现口干、长痘等上火症状,秋季食用水果应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量食用,避免偏食某一种性味的水果。
问题2:秋季水果可以代替正餐吗?
解答:不建议用水果代替正餐,虽然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蛋白质、脂肪和部分必需脂肪酸含量较低,长期用水果代替正餐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引起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等问题,秋季养生应遵循“均衡饮食”原则,正餐应包含主食、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蔬菜,水果作为加餐或餐后补充,每日摄入量建议200-350克(约1-2个拳头大小),部分水果(如柿子、山楂)空腹食用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不适,因此更不能代替正餐。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