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下垂就是上眼睑(眼皮)的位置异常降低,导致上眼睑边缘遮盖了部分或全部瞳孔,从而影响视力。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解释眼皮下垂的可能原因、分类、危害以及应该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眼皮下垂的主要原因和分类
我们可以从病因上将其分为两大类:先天性和后天性。
(一) 先天性上睑下垂
这是指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存在的眼皮下垂。
- 病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动眼神经上睑提肌分支发育不良或上睑提肌本身发育不全,导致其力量不足,无法正常提起上眼睑。
- 特点:
- 通常为单侧,也可能双侧。
- 程度可能不重,但也可能严重到完全遮盖瞳孔。
- 如果下垂严重遮盖瞳孔,婴儿为了看清东西会仰头、皱眉,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弱视(俗称“懒眼”)。
- 常伴有其他眼部异常,如眼球运动障碍、眼睑畸形等。
(二) 后天性获得性上睑下垂
这是指在后天生活中逐渐或突然出现的眼皮下垂,原因更为复杂多样。
-
老年性(退行性)上睑下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老年人。
- 病因:随着年龄增长,控制上眼睑的上睑提肌腱膜(像绳索一样的结构)会逐渐松弛、变薄,甚至从睑板上撕裂,导致其提拉力量减弱。
- 特点:通常是双侧、对称发生,程度较轻,进展缓慢。
-
外伤性上睑下垂
- 病因:眼部或头部受到外伤,损伤了上睑提肌、其支配的动眼神经或相关的腱膜。
- 特点:有明确的外伤史,可能伴随其他眼部损伤。
-
机械性上睑下垂
- 病因:上眼睑本身被额外的重量向下拉。
- 常见原因:
- 眼睑肿瘤:良性(如脂肪瘤)或恶性肿瘤。
- 严重眼睑水肿:如甲状腺相关眼病(Graves病)引起的眼睑肿胀。
- 炎症或疤痕:如眼睑的严重感染或烧伤后形成的疤痕。
-
神经源性上睑下垂
- 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一类,因为它可能预示着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 病因:控制上眼睑提举的神经通路受损。
- 常见原因:
- 动眼神经麻痹: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动眼神经负责控制大部分眼外肌和上睑提肌,当它麻痹时,除了眼皮下垂,还会出现眼球向内、向上、向下运动受限,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症状,可能的原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血管性病变、动脉瘤、脑部肿瘤、脑膜炎等。
- 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受损):除了眼皮下垂,还伴有瞳孔缩小(患侧)、患侧面部无汗和眼睑裂变小。
- 重症肌无力: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其特点是眼皮下垂呈波动性,即“晨轻暮重”(早上轻,晚上重),或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可能先表现为单侧眼皮下垂,后发展为双侧。
-
肌源性上睑下垂
- 病因:负责提眼睑的肌肉本身发生病变。
- 常见原因:
- 重症肌无力(也属于神经源性,但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一组遗传性肌肉疾病。
-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也多为遗传性疾病。
眼皮下垂的危害
除了影响外观,眼皮下垂还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 视力障碍:下垂的眼睑遮盖瞳孔,导致看东西困难,尤其影响上方视野。
- 弱视:在儿童时期,如果下垂严重遮盖瞳孔,会阻碍视觉发育,导致永久性的视力低下(弱视)。
- 异常代偿姿势:患者为了看清,会不自觉地抬头、仰颈、皱眉,长期如此可能导致颈椎和颈部肌肉问题。
- 眼部疲劳:过度使用额肌(抬头肌)来协助睁眼,容易导致前额、眉弓处酸胀疼痛。
- 心理影响:外观上的改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社交困扰。
应该怎么办?(诊断和治疗)
最重要的一步:及时就医!
眼皮下垂的病因复杂,从简单的衰老到危及生命的疾病都有可能。切勿自行判断或随意使用眼霜、按摩等方法试图解决,必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去哪里看?
- 首选眼科:眼科医生是诊断和治疗上睑下垂的主要专家。
- 如果怀疑是神经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您转诊至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医生会做什么?
- 详细问诊:了解您的发病时间、进展速度、有无外伤史、有无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有无其他症状(如复视、眼球转动不灵、吞咽困难等)。
- 眼科检查:
- 测量下垂程度:精确测量上睑缘覆盖角膜的高度。
- 评估上睑提肌功能:让患者尽力向下看再向上看,判断肌肉的力量。
- 检查瞳孔对光反射:判断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 检查眼球运动:看是否有复视。
- 辅助检查:
- 新斯的明试验:用于诊断重症肌无力。
- 头部CT或MRI:用于排查脑部、海绵窦等部位的肿瘤或血管病变。
- 血液检查:排查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完全取决于病因。
- 对因治疗:
- 神经麻痹: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糖、血压,手术切除动脉瘤等),并给予营养神经、激素等药物治疗。
- 重症肌无力: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 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甲亢,控制眼病活动期。
- 手术治疗:
- 手术是治疗上睑下垂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于老年性、先天性、外伤性和肌源性等非进行性疾病。
- 手术目的:通过缩短或加强上睑提肌的力量,或者利用其他额肌的力量,将下垂的眼睑提升到正常位置,以改善视功能和外观。
- 手术方式:有多种术式,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如下垂原因、程度、上睑提肌功能等)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 特点 | 可能的病因 | 严重性 |
|---|---|---|
| 出生就有 | 先天性上睑下垂 | 可能导致弱视,需尽早治疗 |
| 老年人,双侧,缓慢发生 | 老年性(退行性)上睑下垂 | 多为生理性,可通过手术改善 |
| 有明确外伤史 | 外伤性上睑下垂 | 需评估神经肌肉损伤情况 |
| 伴有眼球转动不灵、复视、瞳孔散大 | 动眼神经麻痹 | 高度警惕!可能为中风、动脉瘤等急症,需立即就医 |
| 眼皮下垂“晨轻暮重” | 重症肌无力 | 自身免疫病,需内科治疗 |
| 伴有眼球突出、眼睑肿胀 | 甲状腺相关眼病 | 内分泌疾病,需内分泌科治疗 |
| 眼睑上长了东西 | 机械性上睑下垂(肿瘤等) | 需切除病变组织 |
眼皮下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正确的做法是:尽快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查明根本原因,再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