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板牙(臼齿)?
“板牙”之所以被称为“板牙”,是因为它的外形和功能特点:
- 外形:臼齿的牙冠比较大,表面宽而平坦,有点像一个“小石板”或“磨盘”,所以得名“板牙”。
- 功能:它们的主要功能不是撕裂食物(那是犬齿的任务),而是研磨和咀嚼食物,就像磨盘一样,它们通过上下颌的配合,将食物磨碎,方便吞咽和消化。
板牙的分类和位置
我们口腔中的板牙(臼齿)可以分为三类,它们从前往后依次排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类别 | 俗称 | 位置 | 特点 |
|---|---|---|---|
| 第一臼齿 | 六龄齿 | 位于口腔最靠里的位置,上下左右各一颗,共4颗。 | 通常在6岁左右萌出,是最早萌出的恒磨牙,因为它萌出时,孩子正好六岁左右,所以俗称“六龄齿”,它对建立整个牙齿的咬合关系至关重要,但因为位置靠后,孩子清洁不到位,最容易蛀牙。 |
| 第二臼齿 | 十二岁牙 | 在第一臼齿的前面,上下左右各一颗,共4颗。 | 通常在12岁左右萌出,所以也叫“十二岁牙”,它的功能同样是研磨食物。 |
| 第三臼齿 | 智齿 | 在第二臼齿的前面,上下左右各一颗,共4颗。 | 通常在17-25岁左右萌出,有些人甚至终生不萌出或只萌出部分,因为萌出时间最晚,被称为“智齿”,智齿常常因为空间不足而出现阻生、发炎等问题,很多人需要拔除。 |
板牙的重要性
板牙(臼齿)在口腔健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 强大的咀嚼功能:它们是咀嚼的主力军,负责将食物磨碎,减轻肠胃负担。
- 维持面部形态:臼牙位于牙弓的后端,它们的存在支撑着面部的高度和丰满度,如果过早缺失,可能会导致面部塌陷。
- 保持牙齿排列稳定:臼牙就像一座“桥墩”,支撑着整个牙弓,防止前面的牙齿向前倾斜移位。
板牙容易出问题
正因为板牙功能强大、结构复杂,它们也容易出现问题:
- 蛀牙(龋齿):臼牙的咬合面有许多沟壑(窝沟),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藏匿,不易清洁,是蛀牙的高发区。
- 牙齿磨损:长期承担咀嚼任务,牙尖和咬合面会自然磨损。
- 智齿冠周炎:对于智齿来说,由于位置不正,牙龈瓣容易覆盖在牙齿上,形成盲袋,藏污纳垢,反复发炎,导致疼痛、肿胀。
板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牙”或“磨牙”,其学名是“臼齿”。 它们是口腔中功能最强、体积最大的牙齿,主要负责研磨食物,保护好我们的板牙,尤其是做好清洁、及时进行窝沟封闭和定期检查,对维持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六龄齿”,一旦蛀了,因为没有替换的牙齿,必须精心呵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