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蛀牙图片?
“蛀牙图片”指的是通过摄影技术拍摄下来的、展示了牙齿在不同阶段被蛀坏(即龋齿)的视觉图像,这些图片是口腔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主要用于:
- 教育和科普:帮助大众直观地了解蛀牙是如何发生、发展的,从而提高口腔健康意识。
- 自我诊断参考:让您可以对照图片,初步判断自己牙齿的状况,了解是否需要看牙医。
- 医患沟通:牙医在向患者解释病情时,使用图片可以更清晰地说明蛀牙的位置、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 记录和追踪: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拍摄不同时期的照片来记录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蛀牙的发展阶段(图文详解)
蛀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分为几个阶段,下面我们通过图片和文字来一一说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早期脱矿(白垩色斑点)
这是蛀牙的最初阶段,牙齿表面开始出现轻微的矿物质流失。
- 图片特征:牙齿表面(通常是咬合面或光滑面)出现一个或多个不透明的白色或黄白色的斑点或斑块,这些区域看起来粗糙,但牙齿表面还没有形成明显的洞。
- 症状:通常没有疼痛感,牙齿可能对冷、热、甜、酸的刺激有轻微的敏感。
- 是否可逆:是,这是干预的黄金时期!通过加强口腔卫生(正确刷牙、使用牙线)、使用含氟牙膏、调整饮食习惯,牙齿的矿物质可以再沉积,使牙齿表面重新变光滑,逆转早期蛀牙。
牙釉质龋(形成浅洞)
如果早期脱矿没有得到控制,细菌会继续侵蚀,破坏牙釉质(牙齿最坚硬的外层),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小洞。
- 图片特征:牙齿表面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小洞或凹陷,洞的颜色可能是棕色或黑色,牙本质(位于牙釉质下方的较软组织)还未被波及。
- 症状:可能对甜食、冷饮或热食感到敏感或酸痛,用舌头舔能感觉到明显的粗糙或凹陷感。
- 是否可逆:否,牙釉质一旦被破坏,无法自行修复,必须由牙医进行补牙(充填治疗),将腐坏的部分去除,然后用补牙材料填补起来。
牙本质龋(深洞,遇冷热痛)
蛀牙穿透牙釉质,到达牙本质层,牙本质比牙釉质软,且含有神经末梢,因此蛀牙速度会加快,并开始出现明显的疼痛。
- 图片特征:牙齿上的洞变得更深、更大,肉眼可以清晰地看到黑色的腐质。
- 症状:疼痛感加剧,表现为自发性疼痛、遇冷热刺激剧痛、吃甜食时疼痛,疼痛可能是尖锐的、一过性的。
- 治疗:牙医需要清除所有腐坏的牙本质,然后进行补牙,如果龋洞很深,接近牙髓,治疗会变得更复杂。
牙髓炎(剧烈疼痛,夜间加重)
当细菌侵入牙髓(俗称“牙神经”,包含血管和神经),就会引发牙髓的炎症,即牙髓炎,这是最痛苦的阶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图片特征:牙齿上的洞可能已经很深,有时肉眼甚至看不到洞,但细菌已经通过牙本质小管感染了牙髓,有时,牙冠部分可能因为牙髓坏死而变色(变灰或变暗)。
- 症状:剧烈的、自发性的、阵发性的疼痛,夜间疼痛加重,疼痛可放射至头部、耳部、颞部。对冷热刺激引发持续性剧痛,热痛冷缓解是典型特征,有时冷刺激反而会加重疼痛,严重时会导致面部肿胀。
- 治疗:此时简单的补牙已无法解决问题,必须进行根管治疗(杜牙根),彻底清除牙髓内的感染物质,然后进行牙冠修复。
根尖周炎/残根/残冠
牙髓坏死后,感染物质会通过根尖孔扩散到牙根尖周围的组织,引起根尖周炎,如果牙齿破坏严重,会剩下残根或残冠。
- 图片特征:
- 根尖周炎:X光片上会显示牙根尖周围有暗影(骨质破坏),牙龈上可能反复长出“脓包”(瘘管)。
- 残根/残冠:牙齿大部分或全部被蛀坏,只剩下根部或少量牙冠组织,非常脆弱。
- 症状:咬合痛、叩痛,即牙齿不敢咀嚼,用手指或器械敲击时疼痛剧烈,可能出现牙龈反复肿胀流脓,有时不痛,但一旦发作会很严重。
- 治疗:
- 根尖周炎:必须先进行根管治疗,消除根尖周的炎症。
- 残根/残冠:如果牙齿还有保留价值,治疗后做桩冠修复,如果牙齿无法保留,则需要拔除。
牙齿缺失(最终结果)
如果不进行任何治疗,蛀牙会不断破坏牙齿,最终导致牙齿完全脱落或被拔除。
- 图片特征:口腔中缺了一颗或多颗牙,旁边的牙齿可能会发生倾斜、移位。
- 后果:影响咀嚼功能、发音美观,长期还会导致邻牙和对颌牙的松动、牙周问题。
- 治疗:需要进行义齿修复(活动假牙)、固定桥或种植牙来修复缺失的牙齿。
重要提示
- 图片仅供参考: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不能仅凭几张图片就自行诊断,这些图片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您提高警惕,了解蛀牙的严重性。
- 及时就医是关键:一旦您发现自己的牙齿有任何不适(如敏感、疼痛、有黑点或洞),请立即预约牙医,早期治疗不仅痛苦小、费用低,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您的天然牙。
希望这份详细的图文解释能帮助您全面了解什么是蛀牙以及它的发展过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