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分类
遗传因素(最常见)
这是导致脱发最主要的原因,医学上称为“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
- 男性型脱发: 通常从前额发际线开始后移,或头顶头发逐渐稀疏,形成“M”型或“O”型秃顶。
- 女性型脱发: 一般表现为头顶头发逐渐变薄、变稀疏,但发际线通常保持完整。
- 特点: 这种脱发与雄激素(尤其是二氢睾酮DHT)有关,它会使毛囊逐渐萎缩,头发变得细软、短小,最终不再生长。
激素变化
激素水平的剧烈波动会直接影响头发生长周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怀孕与产后: 怀孕期雌激素水平高,头发掉得少;产后雌激素骤降,导致大量头发进入休止期,产后脱发非常常见。
- 更年期: 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女性脱发加剧。
- 甲状腺问题: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会扰乱新陈代谢,导致脱发。
- 多囊卵巢综合征: 常伴有高雄激素水平,可导致女性脱发,并伴有痤疮、月经不调等问题。
精神压力与情绪
现代生活节奏快,长期精神压力大会导致脱发。
- 机制: 压力会使身体释放皮质醇等压力激素,扰乱头发的正常生长周期,使更多头发提前进入休止期,从而在几个月后集中脱落。
- 表现: 常见的“休止期脱发”(Telogen Effluvium),表现为头发弥漫性稀疏,轻轻一梳或洗头时掉发增多。
营养不良
头发的生长需要多种营养物质,缺乏任何一种都可能影响健康。
- 关键营养素:
- 蛋白质: 头发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摄入不足,头发会变得脆弱、干枯。
- 铁: 缺铁性贫血是女性脱发的常见原因之一。
- 锌: 参与蛋白质合成和细胞修复,缺锌会导致脱发。
- 维生素D、B族维生素(特别是生物素B7): 对毛囊健康至关重要。
- 生物素(Biotin): 常被宣传为“生发维生素”,但缺乏确实会导致脱发。
- 极端节食: 快速减肥、过度节食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引发脱发。
疾病与药物
-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斑秃”(Alopecia Areata),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毛囊,导致一块或几块头发脱落。
- 头皮感染: 如头癣、毛囊炎等,会破坏毛囊,引起脱发。
- 某些药物: 化疗药物、抗凝血药、高剂量的维生素A、某些降压药和抗抑郁药等都可能导致脱发。
生活习惯与护理方式
- 不当的物理刺激:
- 过紧的发型: 长期扎过紧的马尾、丸子头等,会导致“牵引性脱发”(Traction Alopecia)。
- 频繁烫染: 高温、化学药剂会损伤头发毛干和毛囊,导致头发断裂和脱落。
- 不良生活习惯:
- 吸烟: 影响头皮的血液循环,为毛囊输送的营养和氧气减少。
- 熬夜/睡眠不足: 影响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加剧脱发。
其他因素
- 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毛囊会自然老化,头发生长速度减慢,新头发不易长出,头发数量会逐渐减少。
- 环境污染: 空气中的污染物、重金属等可能附着在头皮上,影响毛囊健康。
如何判断和应对?
正常掉发 vs. 病理性脱发
- 正常掉发: 每天掉落50-100根头发都属于正常范围,这些头发会自然生长回来,你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拉发测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一撮头发(约40-60根),轻轻一拉,如果只有1-2根脱落,是正常的;如果超过5-6根,可能提示脱发问题。
何时应该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咨询皮肤科医生:
- 每天掉发量明显超过100根,且持续2-3个月以上。
- 头发出现明显的斑片状脱落(斑秃)。
- 头发整体变得稀疏,发际线明显后移。
- 伴有头皮瘙痒、红肿、疼痛等其他症状。
日常改善建议
- 均衡饮食: 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铁、锌、维生素和蔬菜水果。
- 管理压力: 通过运动、冥想、听音乐、培养爱好等方式放松心情,保证充足睡眠。
- 温和护发:
- 使用温和的洗发水,避免过度清洁。
- 洗头时水温不宜过高,动作轻柔,不要用力拉扯。
- 减少烫染频率,避免使用过热的工具吹头发。
- 尽量选择宽松的发型,给头皮“喘息”的空间。
- 戒烟限酒: 改善头皮血液循环。
掉发是一个复杂的信号,背后可能隐藏着遗传、健康、生活方式等多种问题,找到根本原因是对症下药的关键,如果调整生活方式后情况没有改善,务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科学诊断和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