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巨头动态
欧莱雅集团:业绩强劲,持续加码高端与科技
- 新闻摘要: 欧莱雅集团在2025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均实现了远超市场预期的强劲增长,其高端化妆品部门(如兰蔻、赫莲娜、YSL美妆)是主要驱动力,销售额持续两位数增长。
- 核心看点:
- 高端化战略成功: 全球消费者对高端、功效型护肤品的热情不减,欧莱雅抓住了这一趋势。
- 中国区复苏强劲: 欧莱雅通过“全域营销”策略,在天猫、抖音等平台表现亮眼,同时线下专柜体验也迎来客流高峰。
- 持续投入研发: 集团宣布将增加在“美容科技”(Beauty Tech)领域的投资,包括AI、生物发酵技术等,以巩固其技术领先地位。
雅诗兰黛公司:高层变动,聚焦核心品牌
- 新闻摘要: 雅诗兰黛集团在2025年进行了一系列高层人事调整,并宣布将更聚焦于其核心品牌矩阵。
- 核心看点:
- CEO交接: 集团宣布现任CEO Fabrizio Freda将于2025年9月退休,由现任首席财务 officer Stéphane de La Faverie 接任,市场期待新领导层能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 品牌聚焦: 集团将资源向高端护肤品牌(如雅诗兰黛、海蓝之谜、倩碧)和高端彩妆品牌(M·A·C)倾斜,部分表现平平的品牌或面临调整。
- 应对中国市场挑战: 雅诗兰黛在中国市场的增速曾一度放缓,近期正通过推出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如针对敏感肌的“小棕瓶”精华)和加强社交媒体营销来重新夺回市场份额。
LVMH集团:加速扩张,收购潜力品牌
- 新闻摘要: 作为全球奢侈品巨头,LVMH的美妆部门(包括丝芙兰、Dior Beauty、Fenty Beauty等)持续保持高增长。
- 核心看点:
- 丝芙兰的战略升级: 丝芙兰正在从“美妆零售商”向“美妆科技体验中心”转型,店内引入更多AR试妆、皮肤检测仪等科技设备,并加强与KOL的联动。
- 孵化与收购并举: LVMH一方面大力扶持自有品牌(如Fenty Beauty),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找有潜力的新兴品牌进行收购,以丰富其品牌组合。
- 中国成重要引擎: Dior Beauty、TOM FORD美妆等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额屡创新高,特别是其限量版和明星产品,常常“一盒难求”。
市场趋势与科技创新
“成分党”崛起与科学护肤
- 新闻摘要: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品牌故事和营销噱头,而是对产品的核心成分、作用机理和临床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核心看点:
- 明星成分内卷: 除了传统的玻尿酸、视黄醇,新的“网红成分”如玻色因、麦角硫因、补骨脂酚等层出不穷,品牌间围绕成分的专利和宣传战愈演愈烈。
- 功效宣称更严谨: 受中国《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影响,品牌在宣传产品功效时更加谨慎,倾向于引用第三方检测报告或人体功效试验数据。
- 皮肤微生态成新蓝海: 关注皮肤菌群平衡的护肤产品开始受到关注,被认为是继“酸类”之后的下一个护肤热点。
绿色可持续与“纯净美妆”(Clean Beauty)
- 新闻摘要: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消费者心智,成为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 核心看点:
- 环保包装: 品牌纷纷推出可替换装、使用回收材料(如海洋塑料)制成的包装,以减少碳足迹。
- “纯净美妆”标准: “Clean Beauty”不仅指成分天然,还包括无动物实验、公平贸易、对环境友好等,越来越多的品牌以此为定位吸引消费者。
- 循环经济模式: 一些品牌开始试点空瓶回收计划,鼓励消费者返还空瓶,以换取积分或新品,构建循环消费模式。
科技赋能:AI与个性化定制
- 新闻摘要: 人工智能正在从营销、研发到用户体验的各个环节重塑化妆品行业。
- 核心看点:
- AI虚拟试妆/试色: 在电商平台和品牌官网,AR试妆和AI试色工具已成为标配,极大地提升了线上购物的转化率。
- 个性化护肤方案: 品牌通过AI分析用户的皮肤照片、问卷数据,甚至结合基因检测,提供千人千面的护肤产品组合建议。
- AI辅助研发: 一些科技公司利用AI筛选和预测新的活性成分,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和成本。
中国市场新锐品牌与本土力量
功效护肤品牌持续火热
- 新闻摘要: 以“薇诺娜”、“珀莱雅”、“夸迪”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凭借对中国人皮肤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扎实的功效,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 核心看点:
- 精准定位: 薇诺娜专注敏感肌,珀莱雅聚焦抗衰,夸迪主打次抛精华,都找到了细分市场的切入点。
- 研发投入加大: 这些品牌不再仅仅是“营销驱动”,而是投入巨资自建或合作研发中心,推出具有自主专利的成分和产品,建立起技术壁垒。
- “成分+科技”双轮驱动: 它们成功地将“成分党”的科学理念与“国潮”文化相结合,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她经济”与情绪价值
- 新闻摘要: 香氛、身体护理、彩妆等品类成为品牌表达“情绪价值”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
- 核心看点:
- 香氛市场爆发: 无论是沙龙香还是大众香氛,市场都在快速增长,品牌通过讲述独特的故事,将香水打造成一种身份和情绪的标签。
- 身体护理精细化: 身体乳、身体磨砂膏、护手霜等产品不再满足于基础保湿,而是开始美白、紧致、香氛等多功能方向发展。
- 彩妆玩出花样: “美拉德”妆容、“白开水”妆容等潮流快速迭代,品牌通过社交媒体快速响应,推出相关色号产品,与消费者进行高频互动。
监管与法规动态
- 新闻摘要: 中国的化妆品监管法规体系日趋完善,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核心看点:
- “化妆品备案”常态化: 新普通化妆品的备案制度已全面实施,要求产品在上市前完成备案,信息更加透明,对品牌的产品合规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 打击“网红”违法宣传: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直播带货、社交媒体上化妆品功效宣称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刷单炒信”行为。
- 新原料注册与备案: 中国鼓励化妆品新原料的研发和申报,为行业创新提供了更清晰的路径。
总体来看,当前的化妆品行业呈现出“强者愈强”与“百花齐放”并存的局面,国际巨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继续领跑;中国本土品牌凭借对本土市场的深刻洞察和快速反应能力,在功效护肤、细分赛道上强势崛起。科技、可持续、个性化和情绪价值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四大核心关键词,谁能更好地将技术创新与消费者需求相结合,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