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的核心目的是:清除牙齿内部被感染的牙髓组织,对根管进行严格的清创、消毒和填充,最后再进行修复,从而防止感染扩散,并尽可能保留住这颗天然牙。
在哪些具体情况下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呢?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最常见的适应症:牙髓感染或坏死
这是根管治疗最主要、最经典的原因,牙髓位于牙齿硬组织的内部,包含神经、血管、淋巴管和结缔组织,负责为牙齿提供营养和感觉。
-
急性或慢性牙髓炎
- 病因:通常由深龋(蛀牙)引起,细菌通过牙本质小管或穿通的牙洞侵入牙髓,导致其感染发炎。
- 典型症状:
- 剧烈的自发性疼痛:尤其夜间加重,疼痛可放射至头部、耳部、颌部。
- 对冷热刺激剧痛:即使刺激去除,疼痛仍持续一段时间(称为“激发痛”)。
- 热痛冷缓解:这是牙髓炎的一个典型特征,用冷水含漱可以暂时缓解剧痛。
- 牙根尖周炎的早期表现:如牙齿有浮起感、咬合痛等。
-
牙髓坏死
- 病因:牙髓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导致牙髓内的血管栓塞,牙髓组织缺血、液化、最终坏死,也可能由严重的牙周病、外伤或过度正畸力引起。
- 典型症状:
- 疼痛性质改变:从剧烈的跳痛转变为隐痛、胀痛,有时甚至不痛。
- 对冷热刺激无反应:因为神经已经死了。
- 牙齿变色:牙髓坏死后,分解产物会渗透到牙本质,导致牙齿变成灰黑色或暗黄色。
- 发展为根尖周炎:坏死的牙髓组织会成为细菌的“培养基”,感染物质会通过根尖孔扩散到牙根周围的组织,引发更严重的根尖周炎。
牙髓组织严重受损,但尚未完全坏死或感染
-
深龋或大面积缺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当蛀牙非常深,已经接近或穿通牙髓腔时,即使没有表现出剧烈疼痛,细菌毒素也可能已经对牙髓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为了防止感染发生,医生会建议预防性地进行根管治疗。
-
牙齿外伤
- 牙齿折断或牙根折断:如果牙齿受到撞击导致牙冠折断,露出了牙髓,牙髓会直接暴露于口腔环境而感染。
- 牙齿震荡或脱位:即使牙齿表面看起来没有破损,但剧烈的撞击也可能损伤根尖孔的血管,导致牙髓坏死,这种情况下,牙髓可能不会立即坏死,但未来坏死的风险极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根管治疗。
为其他修复治疗做准备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确保修复体的长期成功,需要预先进行根管治疗。
-
修复大面积缺损的牙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当牙齿因大面积龋坏或磨损而只剩下牙根或牙冠壁很薄时,为了制作牙冠(烤瓷牙、全瓷牙)进行修复,需要先做根管治疗,因为失去牙髓营养的牙齿会变脆,根管治疗可以去除牙髓内的神经血管,为后续的桩钉(牙根内的“钢筋”)和牙冠提供稳固的基础,防止牙齿在使用中劈裂。
-
牙齿桩冠修复
如果牙齿之前做过根管治疗,但牙体组织缺损严重,需要打入桩钉来支撑牙冠,再次进行根管治疗是必须的,以确保根管内彻底无菌。
牙周病相关的根管治疗
在一些严重的牙周病病例中,牙周袋的深度可能已经达到牙根尖,细菌可以通过根尖孔逆行感染牙髓,导致“逆行性牙髓炎”,这种情况下,单纯治疗牙周是不够的,必须配合根管治疗才能控制感染。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根管治疗?
您可以将以下情况理解为需要根管治疗的“红色警报”:
- 无法忍受的牙痛:特别是那种一阵一阵的、晚上更厉害的、冷热一碰就钻心的痛。
- 冷热刺激后疼痛持续很久:喝口冷水或热水,牙齿痛个不停,过一两分钟才缓解。
- 牙齿不痛但颜色变了:某颗牙齿莫名其妙地变黑、变灰了。
- 咬东西时感觉牙齿浮起、疼痛:感觉牙齿伸长了,不敢用那边咀嚼。
- 牙齿有大的蛀洞或破损:特别是已经能看到牙神经(红色的点)或感觉到黑乎乎的窟窿。
- 牙齿受过外伤:即使当时没掉,但后来出现疼痛或变色。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以上症状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自我诊断的依据,是否需要根管治疗,最终必须由专业的牙医通过临床检查(如叩诊、扪诊)和影像学检查(主要是拍摄X光片,观察牙髓腔和根尖周骨质破坏情况)来综合判断。
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不适,请务必及时就医,越早治疗,保留住天然牙的可能性越大,治疗过程也相对简单和舒适。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