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及牙周组织本身的问题 和 其他疾病引起的牙痛。
牙齿及牙周组织本身的问题(最常见)
这是导致牙痛最主要的原因,问题出在牙齿、牙根、牙龈或其周围组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
- 特点:这是最常见的原因,龋齿从牙釉质开始,逐渐深入,形成洞,当龋洞较浅时可能没有感觉,但当深及牙本质时,遇到冷、热、甜、酸的食物就会感到酸痛,如果深及牙髓(牙神经),就会引起剧烈的自发性疼痛,夜间更甚。
- 疼痛性质:冷热刺激痛、甜食刺激痛、食物嵌塞痛,发展为持续性剧痛。
牙髓炎
- 特点:这是龋齿发展的严重阶段,细菌感染了牙髓(包含神经和血管),牙髓一旦发炎,炎症物质无法排出,会导致内部压力急剧升高,引发难以忍受的剧痛。
- 疼痛性质: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尤其夜间加重),对冷热刺激疼痛加剧且持续一段时间,疼痛可放射至头部、耳部、颞部,热痛冷缓解是典型特征之一。
根尖周炎
- 特点:牙髓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感染会通过根尖孔扩散到牙根周围的组织,引起根尖周炎,通常是牙髓坏死后继发的感染。
- 疼痛性质:持续性、搏动性剧痛,牙齿有明显的浮起感,咬合时疼痛加剧,牙龈上可能会长出“脓包”(瘘管),有脓液流出后疼痛会暂时缓解。
牙周炎
- 特点:由于牙菌斑和牙结石长期堆积,导致牙龈发炎、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的支持组织被破坏。
- 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牙龈红肿、刷牙或吃东西时容易出血,牙齿可能松动,伴有口臭,当形成牙周脓肿时,会表现为局部剧烈跳痛。
牙隐裂
- 特点:牙齿表面出现细微的裂纹,肉眼不易察觉,裂纹深达牙髓时,会引起疼痛。
- 疼痛性质:咬合或咀嚼时出现尖锐的、一过性的剧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裂纹可能染色,用探针可以探到。
智齿冠周炎
- 特点:多见于年轻人,智齿(第三磨牙)没有完全长出来,牙龈部分覆盖在牙齿上,形成一个盲袋,容易藏污纳垢,引起发炎。
- 疼痛性质:牙龈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困难、吞咽疼痛、发烧、面部肿胀等。
牙本质过敏
- 特点:当牙釉质磨损、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时,牙本质暴露在外,遇到外界刺激(冷、热、酸、甜)会产生酸痛感。
- 疼痛性质:尖锐、短暂的酸痛,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通常没有自发性疼痛。
其他疾病引起的牙痛(牵涉痛)
疼痛的来源并非牙齿本身,而是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疼痛信号被大脑“误读”或“放射”到了牙齿区域。
上颌窦炎
- 特点:上颌窦是位于我们脸颊上方的空腔,发炎时会压迫其下方的牙齿后部(上颌后牙),这是最容易与牙痛混淆的非牙源性疾病之一。
- 疼痛性质:上颌后牙(磨牙区)的持续性胀痛或钝痛,通常没有对冷热刺激的敏感。头部直立时疼痛加剧,平躺时减轻,常伴有鼻塞、流黄脓涕、头痛等症状。
三叉神经痛
- 特点:这是一种面部神经的疾病,不是牙齿的问题,三叉神经负责面部感觉,当它受到压迫或病变时,会引起剧烈疼痛。
- 疼痛性质: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剧痛,通常持续几秒到几十秒,突发突止,有明显的“扳机点”,即触碰面部某个特定区域(如刷牙、洗脸、说话)就会诱发疼痛,疼痛区域严格在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
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
- 特点:心脏的感觉神经与下颌牙齿的感觉神经在传入中枢时有交汇,当心脏出现缺血性疼痛时,可能会放射到左下颌、牙齿区域。
- 疼痛性质:下颌或左下后牙出现闷痛、紧缩感,尤其是在活动后出现,休息后缓解,常伴有胸闷、心悸、气短、出冷汗等症状。高危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特点:连接下巴和颅骨的关节(颞下颌关节)出现问题,可能引起关节区疼痛,并放射到耳前、颞部和咀嚼肌,有时会感觉像牙痛。
- 疼痛性质:关节区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疼痛在咀嚼、打哈欠时加重。
紧张性头痛
- 特点:精神紧张、压力大时,可能会引起颞部和咀嚼肌的持续性钝痛,有时会误认为是牙痛。
总结与建议
| 疾病名称 | 主要疼痛特点 | 伴随症状 |
|---|---|---|
| 龋齿 | 冷热、甜食刺激痛 | 可见牙洞、黑点 |
| 牙髓炎 | 自发性剧痛,夜间加重,热痛冷缓解 | 对冷热刺激极度敏感 |
| 根尖周炎 | 持续性搏动痛,咬合痛,牙齿浮起感 | 牙龈红肿,可能长脓包 |
| 牙周炎 | 牙龈持续性钝痛、胀痛,刷牙出血 | 牙龈红肿、口臭、牙齿松动 |
| 牙隐裂 | 咬合时尖锐剧痛 | 可见细微裂纹 |
| 智齿冠周炎 | 牙龈局部红肿、跳痛 | 张口困难、面部肿胀、发烧 |
| 上颌窦炎 | 上颌后牙钝痛,头直立时加重 | 鼻塞、流脓涕、头痛 |
| 三叉神经痛 | 面部电击样剧痛,突发突止 | 有“扳机点” |
| 心脏疾病 | 下颌闷痛、紧缩感,活动后加重 | 胸闷、心悸、气短 |
重要建议:
-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牙痛,不要自行诊断或滥用止痛药,最正确的做法是尽快去看牙医,牙医会通过临床检查、X光片等手段,准确找到病因。
- 描述清楚:看牙医时,尽量详细地描述您的疼痛,
- 什么时候开始痛的?
- 是持续痛还是阵发痛?
- 什么样的疼痛(酸痛、刺痛、跳痛)?
- 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减轻(吃东西、咬东西、躺下)?
- 有没有其他症状(脸肿、发烧、头痛)?
- 别拖延:很多牙源性疾病(如龋齿、牙髓炎)早期治疗简单、痛苦小、花费少,一旦拖延,可能需要做根管治疗甚至拔牙,治疗过程更复杂、痛苦。
希望这份详细的解答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牙痛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