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很多人会下意识认为颜色越深越防晒,但这其中有些细节需要了解。
黑色、藏青色、深紫色等深色系防晒伞的防晒效果通常是最好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这并不是全部,颜色只是防晒伞性能的一个方面,下面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帮助你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核心原理:为什么深色更防晒?
防晒伞的防晒原理,主要看它如何处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UV)。
- 吸收 vs. 反射
- 深色(尤其是黑色):像一块海绵,能够吸收大部分照射到伞面上的可见光和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量散发出去,深色伞下的紫外线穿透率最低。
- 浅色(如白色、米色):像一面镜子,主要反射可见光,它们对可见光的反射效果好,所以伞下会感觉更亮、更凉快,它们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相对较弱,很多紫外线还是会穿透伞布。
从纯粹的物理防晒效果来看,深色 > 浅色。
颜色之外,更重要的事:UPF值!
颜色只是一个表象,决定一把伞是否真正防晒的核心指标是UPF值(紫外线防护系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什么是UPF? 它和衣服上的SPF值类似,专门用来衡量织物(如伞布)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
- UPF值怎么看?
- UPF 50+:这是目前国家标准中能达到的最高等级,意味着只有不到1/50(即不足2%)的紫外线可以穿透伞布。这是选购防晒伞的黄金标准。
- UPF 40-50:防护效果也很好,能阻挡超过98%的紫外线。
- UPF < 30:防护效果较差,不建议作为专业的防晒伞使用。
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 一把UPF 50+的白色伞,其防晒效果远好于一把没有UPF标识或UPF值很低的黑色伞。
选购的第一步永远是:看标签,确认UPF值是否为50+。
不同颜色伞的优缺点对比
为了方便你选择,我们总结一下不同颜色伞的特点:
| 颜色类型 | 优点 | 缺点 | 适合人群 |
|---|---|---|---|
| 深色系 (黑、藏青、深紫、墨绿) |
防晒性能最佳,吸收紫外线能力强,能有效阻挡UV。 | 伞下环境较暗,夏天可能会有点“吸热”的感觉,心理上可能觉得更热。 | 对防晒有极致追求的人,如光敏性皮肤患者、需要长时间在户外的人。 |
| 浅色系 (白、米色、浅蓝、浅粉) |
视觉上更亮堂、清爽,能反射大部分可见光,感觉更凉快。 | 防晒性能相对较弱,对紫外线反射不如吸收有效。 | 更看重伞下体感和颜值,且日常通勤紫外线不太强的用户。 |
| 银胶/黑胶涂层 | 这是物理防晒技术,与伞布本身的颜色无关,银胶涂层能反射紫外线,黑胶涂层能吸收紫外线,都能大大提升防晒效果。 | 银胶涂层容易脱落,影响防晒寿命;黑胶涂层伞下可能更暗。 | 追求高效防晒,且不介意涂层脱落问题的用户。 |
| 彩色/印花伞 | 颜值高,搭配好看,心情愉悦。 | 防晒性能最不可控,印花部分可能使用了防晒涂层,但白色或浅色基础布料的防晒能力有限,且印花处经日晒易褪色。 | 对颜值要求高,且日常防晒需求不高的用户。不建议作为主力防晒伞。 |
终极选购指南:如何挑选一把真正防晒的伞?
记住以下几点,比纠结颜色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第一原则:看UPF值! 一定要选择 UPF 50+ 的产品,这是硬性指标。
- 第二原则:看伞布材质。 优先选择 碰击布、PG布、涤纶 等高密度织物,它们本身结构致密,防晒效果好。
- 第三原则:看涂层工艺。 黑胶涂层 > 银胶涂层 > 无涂层,黑胶是目前主流且高效的防晒涂层。
- 第四原则:看设计细节。
- 伞面覆盖率:选择大伞面、长伞柄的,能覆盖更多身体部位,防止地面反射的紫外线从下方和侧面“偷袭”。
- 防风性:骨架要结实(如玻璃纤维伞骨),风不易吹坏。
- 紫外线涂层范围:确认涂层是覆盖了伞面内外两层,还是只有一层,内外双涂防晒效果更持久。
- 最后才考虑颜色: 在以上所有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再根据你的喜好和需求选择颜色。
- 追求极致防晒:选黑色、藏青色等深色。
- 追求清爽感和颜值:选白色、米色等浅色,但务必确保其UPF值足够高。
总结一句话:
防晒效果 = UPF值 (最重要) + 伞布材质 + 涂层工艺 + 颜色 (辅助因素)。
在UPF值达标的前提下,黑色伞的防晒性能略胜一筹;但如果一把UPF 50+的白色伞和一把UPF 30的黑色伞让你选,请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