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之前,必须先咨询您的产科医生或助产士! 医生会根据您的个人健康状况、孕期阶段和胎儿情况,判断您是否适合运动,以及推荐何种强度的运动。
在获得医生许可的前提下,孕期“减肥”这个词其实不太准确,更科学的说法是“控制体重增长”或“保持健康体重”,孕期的首要目标是保证母婴营养,维持健康,为顺利分娩和产后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下是适合孕妇的、有助于控制体重和增强体质的运动类型、注意事项和饮食建议。
推荐的孕期运动类型
这些运动通常被认为是安全且有益的,因为它们对关节冲击小,并能有效锻炼到核心肌群和盆底肌。
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燃烧卡路里)
- 快走: 最简单、最安全、最推荐的运动,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对膝盖和脚踝的压力小,建议每天坚持30分钟,可以分次完成。
- 游泳/水中健身: 水的浮力可以大大减轻身体关节的负担,让你感觉更轻松、更灵活,水的阻力还能提供温和的力量训练。
- 固定自行车: 在室内固定自行车上骑行,比户外骑行更安全,可以避免摔倒风险,它能有效锻炼腿部力量和心肺功能。
- 低强度有氧操/孕期瑜伽: 选择专门为孕妇设计的课程,这些课程会包含温和的拉伸、姿势调整和呼吸练习,非常适合孕妈妈。
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缓解腰背疼痛)
- 使用轻量哑铃/弹力带: 进行手臂、肩部和背部的轻量力量训练,有助于改善孕期姿态,缓解因腹部增大带来的腰背酸痛。
- 核心肌群训练: 强大的核心肌群(腹部、背部、盆底肌)对支撑子宫、维持平衡、帮助顺产至关重要。
- 盆底肌练习(凯格尔运动): 重中之重! 贯穿整个孕期和产后,它能增强盆底肌肉力量,预防产后漏尿、子宫脱垂等问题,并有助于第二产程的发力。
- 猫式伸展: 四肢着地,吸气时抬头塌腰,呼气时低头弓背,像猫一样,这个动作能温和地拉伸背部,缓解不适。
柔韧性与平衡性训练
- 孕妇瑜伽: 不仅能增加柔韧性,还能通过呼吸和冥想帮助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压力,很多瑜伽体式(如靠墙的婴儿式、猫牛式)都非常适合孕妇。
- 拉伸: 对颈部、肩部、背部、大腿和小腿进行轻柔的拉伸,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酸痛。
运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 倾听身体的声音: 这是孕期运动的黄金法则,如果感到任何疼痛、头晕、恶心、呼吸急促或阴道出血,立即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
- 避免剧烈运动: 运动强度应保持在“可以正常交谈”的水平,心率不应过快,避免让自己上气不接下气。
- 避免仰卧运动: 怀孕中晚期(通常指16周后),应避免长时间的仰卧姿势,因为增大的子宫可能会压迫下腔静脉,影响血液回流心脏,导致头晕和不适,可以尝试侧卧或使用楔形垫支撑。
- 避免高风险运动: 任何有摔倒风险、腹部受压或剧烈震动的高危运动都应禁止,
- 跑步(除非孕前有规律且医生同意)
- 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
- 滑雪、滑冰、骑马
- 仰卧起坐
- 注意环境: 避免在过热、潮湿的环境下运动,防止中暑,确保运动环境通风良好。
- 充分热身和放松: 每次运动前进行5-10分钟的动态热身,运动后进行5-10分钟的静态拉伸,帮助身体平稳过渡,减少受伤风险。
- 保持水分: 运动前后及过程中都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 穿着舒适: 穿着宽松、透气的运动服和支撑性好的孕妇专用运动内衣。
饮食”的建议(控制体重的关键)
运动和饮食是控制孕期体重的两大支柱,只运动不控制饮食,效果会大打折扣。
-
均衡营养,而非节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保证优质蛋白: 鱼、禽、蛋、奶、豆制品,对胎儿发育和维持肌肉量至关重要。
- 选择优质碳水: 用全麦、糙米、燕麦、薯类等复合碳水化合物代替精米白面,它们能提供更持久的能量,饱腹感更强。
- 摄入健康脂肪: 坚果、牛油果、橄榄油等,对胎儿大脑发育有益。
- 大量蔬菜: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
-
控制总热量摄入:
- 孕早期: 不需要额外增加热量,保持孕前饮食即可。
- 孕中期和晚期: 每天只需比孕前多摄入300-500大卡的热量(相当于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半碗米饭的热量),切忌“一人吃两人补”的旧观念。
-
改变饮食习惯:
- 少食多餐: 将一日三餐分成五到六餐,避免一次吃得过饱,有助于稳定血糖,减轻肠胃负担。
- 多喝水: 饭前喝水可以增加饱腹感,避免暴饮暴食。
- 戒掉高糖高油零食: 用水果、无糖酸奶、一小把坚果来代替蛋糕、饼干、含糖饮料和油炸食品。
孕期运动的最终目的不是“减肥”,而是“为了更健康的妈妈和宝宝”,通过适度的运动和科学的饮食,您可以:
- 将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 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为分娩储备体力。
- 缓解腰背痛、便秘等孕期不适。
- 改善情绪,缓解焦虑和压力。
- 降低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的风险。
- 加速产后恢复。
整个孕期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您的身体会告诉您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永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与您的医生保持良好沟通,享受这个特殊时期的健康旅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