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鼻”(Short Nose)是一个医美和整形外科中的专业术语,它并不仅仅指鼻子长度短,而是特指从鼻根(两眼之间最凹陷的点)到鼻尖(鼻子的最前端)的长度相对较短的鼻子形态。
一个“短鼻”通常伴随着一系列其他特征,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它的外观,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说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短鼻的主要特征
一个典型的短鼻不仅仅是长度短,还常常伴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点:
-
鼻唇角过小:
- 定义:这是判断鼻子是否“短”的关键指标之一,鼻唇角是指鼻小柱(鼻孔之间的那部分)与上唇之间形成的夹角。
- 表现:短鼻的人,这个角度通常小于90度,看起来鼻子是“上翘”的,俗称“朝天鼻”,这使得鼻子和上唇的连接关系显得不协调,人中显得较短。
-
鼻尖表现点突出:
- 定义:鼻尖表现点是指从侧面看时,鼻尖最前方的那个点。
- 表现:在短鼻上,鼻尖表现点会显得非常突出和靠前,像一个“小按钮”一样顶在脸上,缺乏柔和的曲线过渡。
-
鼻尖上转折点不明显或缺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定义:从鼻根到鼻尖,理想的鼻子线条应该是流畅的,在鼻尖上方有一个自然的转折(称为“鼻尖上转折点”或“鼻尖上区”),让鼻尖看起来精致而不突兀。
- 表现:短鼻的这个转折区域通常很平缓甚至缺失,导致鼻根到鼻尖的线条是一条“直线”,缺乏立体感和精致感。
-
鼻小柱外露过多:
- 表现:由于鼻子整体上翘,鼻孔和鼻小柱会从侧面看外露得比较多,显得比较“外露”或“外扩”。
-
鼻翼基底后缩:
- 定义:鼻翼基底是指鼻翼与面颊相连接的部位。
- 表现:在短鼻中,这个位置有时会后缩,使得鼻翼看起来更宽,与脸颊的连接不自然。
短鼻的形成原因
短鼻的形成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
-
先天性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种族和遗传: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东亚人、东南亚人、部分非洲人等种族的鼻子形态中,短鼻的比例相对较高,这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我们常说的“亚洲鼻”或“蒙古人种鼻”,其特征之一就是鼻梁较低、鼻尖上翘、鼻梁-鼻尖夹角较小,整体呈现短鼻的外观。
- 先天发育畸形:如唇腭裂患者常伴有短鼻、鼻畸形等问题。
-
后天性因素:
- 外伤:鼻子受到撞击或严重外伤后,如果鼻骨和软骨的支撑结构受损,可能导致鼻子塌陷、缩短或变形。
- 手术不当:这是后天短鼻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在鼻整形手术(Rhinoplasty)中,如果医生经验不足或操作失误,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 过度切除鼻中隔软骨:鼻中隔是支撑鼻尖的重要结构,过度切除会导致鼻尖失去支撑而上翘、缩短。
- 鼻尖缝合技术不当:错误的缝合方式会拉扯鼻尖,使其上移。
- 假体放置不当:在鼻梁上放置的假体(如硅胶、膨体)如果过高、过厚,会从视觉上“压缩”鼻尖的空间,使其显得更短。
短鼻在美学上的影响
在主流的审美观念中(尤其是受西方审美影响较深的文化里),短鼻通常被认为存在一些美学上的“缺陷”:
- 缺乏立体感:短鼻会使得面部中央的轮廓显得扁平,缺乏三维立体感。
- 显得不精致:缺乏自然的鼻尖上转折,使得鼻尖看起来笨拙、突兀,不够秀气。
- 影响中面部比例:短鼻会使得人中显得更短,影响整个中面部(从鼻根到上唇)的和谐比例。
- 显得“凶”或“不成熟”:上翘的鼻尖有时会给人带来一种“不服输”甚至“凶悍”的感觉,也可能因为显年轻而显得不够成熟稳重。
短鼻的矫正方法(鼻整形)
短鼻的矫正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高难度的鼻整形手术,对医生的技术和审美要求极高,其核心原则是“延长”和“重塑”,而不是简单地“垫高”。
主要手术方法包括:
-
结构性支撑:
- 鼻中隔软骨延长:这是矫正短鼻的基石,医生会取下患者自己的鼻中隔软骨,通过精细的雕刻和搭建,在鼻尖内部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框架,将鼻尖向下、向前推,从而实现物理上的延长。
- 耳软骨/肋软骨移植:为了塑造更精致、更柔和的鼻尖,医生通常会取下患者的耳软骨或肋软骨,移植到鼻尖上,一方面可以增加鼻尖的体积和高度,另一方面可以形成自然的鼻尖上转折点,让线条更流畅。
-
软组织处理:
短鼻矫正时,鼻尖的皮肤软组织张力很大,医生需要精细地处理鼻尖的软组织,确保它能很好地覆盖住新搭建的软骨支架,避免出现“顶穿”或挛缩的风险。
-
复合技术:
现代短鼻矫正术常常是多种技术的结合,包括鼻中隔软骨的运用、肋软骨的搭建、鼻翼软骨的重新塑形以及鼻小柱的悬吊固定等,以达到最稳定、最自然、最和谐的效果。
“短鼻”是一个集长度、角度、线条和立体感于一体的综合性鼻部形态,它既有种族遗传的普遍性,也可能由后天因素造成,在审美上,它通常被视为需要改善的形态,而其矫正手术是鼻整形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技术之一,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来操作。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