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面、爽肤水之后,乳液/面霜之前。
下面我为你详细解释一下,并提供一些进阶技巧,让你更好地使用精华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核心使用时机:护肤流程中的“黄金位置”
护肤产品的吸收顺序,主要遵循一个原则:先水后油,先薄后厚,精华液通常质地轻薄,分子小,所以它应该在爽肤水之后,用乳液或面霜来“锁住”它之前使用。
标准护肤流程:
-
卸妆/洁面
- 目的:清洁皮肤,为后续护肤步骤打好基础。
- 注意:皮肤必须彻底清洁,否则精华液无法被有效吸收。
-
爽肤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目的:二次清洁,平衡皮肤pH值,并为皮肤补充初步水分,打开吸收通道。
- 注意:用手或化妆棉轻拍至吸收。
-
【精华液】 ⭐ 关键步骤
- 目的:这是整个护肤流程中的“核心营养剂”,它含有高浓度的有效成分(如维C、维A、玻尿酸、烟酰胺等),针对性地解决皮肤问题(美白、抗老、保湿、修复等)。
- 用法:取3-5滴(或根据产品说明),均匀点涂在脸上,然后用指腹轻轻打圈按摩,帮助其完全吸收。
-
眼霜
- 目的:专门针对眼周脆弱的皮肤,提供滋润和抗老。
- 注意:用无名指轻轻点拍,避免拉扯皮肤。
-
乳液/面霜
- 目的:形成一层保护膜,锁住前面所有护肤品(尤其是精华液)的营养和水分,防止水分流失。
- 注意**:根据季节和肤质选择,油皮/夏季可选乳液,干皮/冬季可选面霜。
进阶使用技巧:让精华液效果加倍
分区使用,精准护肤
如果你的皮肤有多种问题,可以尝试分区使用不同的精华液,实现“1+1 > 2”的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方法:
- T区(额头、鼻子、下巴):选择控油、收缩毛孔的精华(如含有水杨酸、金缕梅成分)。
- U区(脸颊):选择保湿、修护的精华(如含有玻尿酸、B5、神经酰胺成分)。
- 局部问题:如果只在某些区域有斑点,可以局部点涂美白精华;如果只在眼角有干纹,可以加强眼周精华。
-
顺序:先涂质地更轻薄、分子更小的精华,再涂质地更厚重、分子更大的精华。
根据产品特性调整顺序
有些特殊成分的精华,其使用顺序有讲究:
- A醇(视黄醇)类精华:通常建议在爽肤水之后、其他功效精华之前使用,因为A醇需要先建立耐受,且对光和空气敏感,后续再用其他产品覆盖可以增加其稳定性,初次使用者一定要从低浓度开始,并注意夜间使用,白天必须严格防晒。
- 高浓度维C类精华:通常质地偏酸,建议在洁面后、爽肤水前使用,可以避免和其他成分(特别是A醇)发生反应,也能保证其活性,维C类精华也建议在夜间使用,并加强白天防晒。
- 清洁类/酸类精华(如含有水杨酸、果酸):通常建议在洁面后、爽肤水前使用,作为第一步的“功能性”产品,直接作用于干净的皮肤。
特殊场景下的使用
早晚使用有侧重
精华液早晚都可以用,但可以根据皮肤日夜需求选择不同的产品。
-
日间:主打抗氧化、防晒、保湿。
- 推荐:维C精华、抗氧化精华、保湿精华,日间使用精华能为皮肤抵御外界污染和紫外线伤害。
- 重点:白天使用完精华后,防晒是重中之重,否则精华的功效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
夜间:主打修复、抗老、焕肤。
- 推荐:A醇精华、胜肽精华、修复精华(如含有B5、神经酰胺),夜间是皮肤自我修复的黄金时间,新陈代谢加快,吸收能力也更强。
- 重点:夜间使用后,后续一定要用乳液或面霜锁住水分和营养。
精华叠加的“三明治”大法
当需要叠加多种精华时,可以采用“三明治”法来减少刺激,提高吸收率。
- 步骤:
- 洁面后,先涂一层保湿精华(如玻尿酸精华)。
- 等待几分钟,待其半干时,再涂上功效精华(如维C或A醇精华)。
- 再涂一层保湿精华或面霜,将所有营养牢牢锁住。
总结要点
| 问题 | 核心答案 | 补充说明 |
|---|---|---|
| 什么时候涂? | 洁面、爽肤水之后,乳液/面霜之前。 | 这是黄金法则,遵循“先水后油”的原则。 |
| 早晚都用吗? | 可以,但推荐侧重不同。 | 日间用抗氧化/保湿,夜间用修复/抗老。 |
| 可以叠加吗? | 可以,但要注意顺序和方法。 | 建议分区使用或采用“三明治”法,先涂轻薄后涂厚重。 |
| 用量多少? | 一般3-5滴,全脸覆盖。 | 根据产品说明和个人需求调整,不是越多越好。 |
| 用了要防晒吗? | 日间使用必须防晒! | 否则精华(尤其是美白、抗老类)效果会减弱,甚至可能被晒伤。 |
希望这份详细的解答能帮助你更好地使用精华液,让它成为你护肤路上的得力助手!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