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黑色素痣?
黑色素痣,通常我们简称为“痣”或“黑痣”,是一种皮肤表面的良性肿瘤,它是由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聚集、增生所形成的。
您可以把它想象成:皮肤里的“油漆工”(黑色素细胞)在某个小区域里工作得太努力,或者聚集得太密集,导致那一小块区域的颜色变得比周围深,形成了一个斑点或小肿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它是如何形成的?
黑色素痣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
- 先天因素(先天性痣):有些人天生就有痣,这是因为在胚胎发育时期,黑色素细胞从神经嵴迁移到皮肤的过程中,发生了局部聚集,这种痣通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出现。
- 后天因素(获得性痣):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痣的出现和增长与多种因素有关:
- 遗传:如果你家人痣比较多,那么你长痣的概率也更高。
- 日晒(紫外线照射):这是最重要的后天诱因,紫外线会刺激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导致它们增生,从而形成新的痣或使原有的痣颜色加深、变大,经常在阳光下暴晒的人更容易长痣。
- 激素变化:在青春期、怀孕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痣的数量可能会增加,或者颜色、大小发生变化。
- 年龄增长:痣的数量在成年前会逐渐增多,之后可能会趋于稳定,甚至随着年龄增长而慢慢变淡。
它有哪些类型?
根据痣在皮肤中的层次,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这也是医生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 类型 | 别称 | 描述 | 外观特点 | 恶变风险 |
|---|---|---|---|---|
| 交界痣 | 黑色素细胞位于表皮的最底层,与真皮层交界处。 | 通常比较平坦,颜色均匀,呈淡褐色或深褐色。 | 相对较高,尤其在易摩擦部位。 | |
| 皮内痣 | 黑色素细胞完全位于真皮层内。 | 通常是凸起的半球形,有时表面有毛发,颜色较深。 | 极低,是最稳定、最常见的一种。 | |
| 混合痣 | 同时具有交界痣和皮内痣的特点,即黑色素细胞在表皮和真皮层都有。 | 通常是略微凸起的,颜色比交界痣深。 | 风险介于两者之间。 |
一个简单的比喻:
- 交界痣:就像油漆只刷在了墙壁的表面。
- 皮内痣:就像油漆渗进了墙壁的内部。
- 混合痣:一部分在表面,一部分在内部。
外观特征(长什么样?)
黑色素痣的外观多种多样,可以表现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颜色:从浅棕色、深褐色到黑色,甚至有些是皮肤色(无色素痣)或蓝色。
- 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 大小:从几毫米的斑点到几厘米的大片都有。
- 表面:可以是平坦的,也可以是凸起的、光滑的或粗糙的,有些表面还可能长有毛发。
最重要的部分:如何判断痣是否“危险”?
虽然绝大多数痣都是良性的,但某些类型的痣(尤其是发育不良痣)或形态发生变化的痣,有癌变为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皮肤癌。
请牢记ABCDE法则,这是自我检查痣是否异常的黄金标准:
| 字母 | 英文 | 中文 | 描述 |
|---|---|---|---|
| A | Asymmetry | 不对称 | 痣的两半看起来不完全一样。 |
| B | Border | 边界不规则 | 痣的边缘模糊、凹凸不平,呈锯齿状。 |
| C | Color | 颜色不均 | 痣的颜色不均匀,有深浅不一的棕色、黑色,甚至出现红色、白色或蓝色。 |
| D | Diameter | 直径较大 | 痣的直径大于6毫米(约一支铅笔的橡皮头大小)。 |
| E | Evolving | evolving | 变化,痣在大小、形状、颜色或感觉上(如瘙痒、疼痛、出血)发生了任何变化。 |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也应警惕:
- 痣突然破溃、出血、结痂且长期不愈合。
- 痣周围出现卫星状的黑色小点。
- 痣的表面发生溃疡或质地变硬。
什么时候应该去看医生?
如果您发现身上的痣符合上述ABCDE法则中的任何一项,或者有任何让您感到担忧的变化,请务必及时咨询皮肤科医生,医生可以通过专业的皮肤镜检查来更准确地判断痣的性质,并在必要时进行活检(取一小块组织做病理检查),这是确诊的金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黑色素痣需要治疗吗?
大多数情况下,无害的黑色素痣不需要治疗,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考虑处理:
- 怀疑有恶变风险:医生判断该痣有癌变倾向。
- 影响美观:长在面部等暴露部位,影响个人形象。
- 长期受到摩擦或刺激:长在手掌、脚底、腰部、颈部等容易被衣物摩擦的部位,增加了恶变风险。
- 患者要求:出于美容目的希望去除。
温馨提示:
- 千万不要自行用针挑、用腐蚀性药水点或用手抠! 这样不仅容易感染,还可能刺激痣细胞,增加恶变风险,并影响病理诊断。
- 如果需要去除,应在正规医院由医生进行,常用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激光、冷冻等,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是能同时达到治疗和诊断目的的最可靠方法。
黑色素痣是皮肤上由黑色素细胞聚集形成的常见良性斑点,绝大多数痣都是安全的,但我们需要学会自我观察,一旦发现符合ABCDE法则的“危险信号”,就要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确保皮肤健康。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