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详细、通俗地解释一下“微量元素”是什么。
核心定义:什么是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人体内含量极微,但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化学元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打个比方,人体就像一座精密的工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就像工厂里的主要建筑材料和能源,而微量元素则像是工厂里必不可少的螺丝钉、催化剂和精密仪表,虽然它们数量很少,但任何一个“螺丝钉”掉了,整个工厂的运转都可能出问题。
如何区分“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
营养学上,根据人体内元素含量的多少,将它们分为两类:
-
常量元素(也叫宏量元素):指含量占人体总重量01%以上的元素,它们是构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主要成分,需要量较大。
- 包括: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这11种元素占了人体总重量的99.95%以上,我们常说的“七大营养素”中的矿物质,主要指的就是这些常量元素。
-
微量元素:指含量占人体总重量01%以下的元素,虽然总量少,但一个都不能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包括:国际上公认的铁、锌、铜、碘、硒、铬、钴、钼这8种是必需微量元素,还有可能必需的氟、锰、硅、硼、钒、镍、砷等。
关键区别:不是化学元素本身有“微量”或“常量”之分,而是指在人体内的含量有高低之分。
必需微量元素的“工作清单”
这些微量元素虽然量少,但个个身怀绝技,承担着独特的生理功能,以下是几种最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及其作用:
| 元素 | 主要功能 | 缺乏时可能的问题 | 主要食物来源 |
|---|---|---|---|
| 铁 | 合成血红蛋白的核心,负责在血液中输送氧气。 | 缺铁性贫血(疲劳、头晕、脸色苍白、免疫力下降) | 红肉、动物肝脏、动物血、菠菜、黑木耳 |
| 锌 | “生命之花”,是体内数百种酶的组成部分,参与生长发育、免疫调节、伤口愈合和味觉。 | 生长发育迟缓、食欲不振(厌食)、免疫力差、皮肤问题 | 牡蛎、红肉、坚果、豆类 |
| 碘 |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关键原料,调节新陈代谢,促进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 | 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尤其对胎儿和婴幼儿的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损伤 | 加碘盐、海带、紫菜、海鱼 |
| 硒 | 强大的抗氧化剂,能保护细胞免受损伤,维持甲状腺功能和免疫力。 | 免疫力下降、克山病(一种心肌病)、大骨节病 | 海产品(如金枪鱼、巴西坚果)、动物内脏、肉类 |
| 铜 | 参与铁的代谢、血红素合成、神经系统功能和结缔组织形成。 | 贫血、骨骼异常、头发褪色、神经系统问题 | 动物肝脏、贝类、坚果、豆类 |
| 氟 | 主要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预防龋齿(蛀牙),增强骨骼硬度。 | 龋齿(缺氟),但过量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 | 饮用水(天然含氟或加氟)、茶叶 |
| 铬 | 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帮助调节血糖和脂肪代谢。 | 血糖调节异常,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 酵母、肉类、全谷物、坚果 |
| 钼 | 是几种代谢酶的辅助因子,参与尿酸和毒素的分解。 | 较为罕见,可能导致头痛、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 豆类、谷物、坚果 |
关于微量元素的几个重要提醒
-
“缺”和“过”都不行:
- 缺乏会导致上述各种健康问题。
- 过量同样有毒,甚至比缺乏更危险,因为微量元素在体内没有储存机制,多了就会排出,但如果摄入量急剧超过处理能力,就会在体内蓄积,引发中毒,铁过量会损害肝脏,硒过量会导致脱发、指甲脱落。
-
食补优先,药补需谨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选食补:通过均衡饮食,通常可以满足身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食物中的微量元素与其它营养素共存,吸收率更高,也更安全。
- 不要盲目补充:除非经过医院检测,明确证实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并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补充,否则不要擅自购买和服用补充剂,不适当的补充不仅浪费钱,还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
检测手段有限:
- 医院检测微量元素最常用的方法是“指尖血”或“末梢血”检测,但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结果受采血方式、局部血液循环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准确反映体内微量元素的真实水平。
- 更准确的方法是检测血清(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或头发,但这通常需要更复杂的检测流程,是否需要补充,最好结合临床症状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
微量元素就是人体这座精密工厂里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它们虽然数量极少,却在维持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保持健康的关键在于均衡饮食,确保身体能从天然食物中获取这些必需的微量营养素,而不是依赖补充剂,如有疑虑,请咨询专业人士。

暂无评论,2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