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我必须强调一个核心原则: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绝对不能自行购买和服用。
运动减肥是健康减肥的基础,而药物通常是在特定情况下,由医生评估后作为辅助手段使用,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解释相关情况,但请务必将此信息作为科普参考,而非用药指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不推荐自行用药减肥?
- 健康风险:减肥药,特别是非处方药或“网红”减肥产品,成分不明,可能含有违禁成分(如西布曲明、芬氟拉明等已被禁用的物质),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肝脏和肾脏造成严重损害。
- 副作用大:即使是合法的处方减肥药,也可能有副作用,如口干、失眠、心率加快、胃肠道不适等,需要医生监控。
- 效果不可持续:药物停用后,如果不改变生活习惯,体重极易反弹,甚至超过原来。
- 治标不治本:药物不能解决导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如不良饮食、缺乏运动、内分泌问题等)。
医生可能开具的处方减肥药(需严格评估)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您的肥胖程度达到了医学标准(例如BMI ≥ 30,或BMI ≥ 27且伴有至少一种肥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血脂等),并且通过饮食和运动减重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考虑为您开具处方减肥药。
这些药物通常分为几大类,作用机制各不相同:
食欲抑制剂类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大脑中枢,来增加饱腹感或减少饥饿感,从而帮助您控制食量。
- GLP-1受体激动剂:这是目前最主流和最受关注的处方减肥药。
- 代表药物: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 等。
- 作用原理:模拟人体内天然的GLP-1激素,能显著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同时可能对大脑食欲中枢有调节作用。
- 优点:减重效果显著,部分研究显示平均可减重5%-15%,对改善血糖也有好处。
- 缺点:价格昂贵,需要注射给药,可能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副作用,需在医生严密监控下使用。
- 芬特明/托吡酯复方制剂
- 作用原理:芬特明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可抑制食欲;托吡酯是一种抗惊厥药,可增强芬特明的效果并减少其耐受性。
- 适用人群:适用于BMI ≥ 30 或 ≥ 27 且伴有相关疾病的成人。
- 注意:有潜在的成瘾性和心血管风险,不推荐长期使用,有心血管疾病史者禁用。
脂肪吸收抑制剂类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身体对食物中部分脂肪的吸收,让脂肪直接通过肠道排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代表药物:奥利司他
- 作用原理:抑制胃肠道中的脂肪酶,使其无法分解食物中的脂肪,未被分解的脂肪无法被吸收。
- 优点:是唯一非处方(OTC)的减肥药(较低剂量的奥利司他作为非处方药出售),作用机制明确,不进入血液循环,全身性副作用相对较少。
- 缺点:
- 副作用明显:由于脂肪未被吸收,会导致油性便、腹泻、腹胀、大便失禁等尴尬的副作用。
- 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长期服用需补充维生素A、D、E、K。
- 效果有限:减重效果不如GLP-1类药物,通常为体重的5%-10%。
运动减肥期间,真正应该“配合”的是什么?
相比于“吃药”,运动减肥期间更应该“配合”的是科学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才是安全、有效且能长期维持体重的关键。
科学饮食(比任何药都重要)
- 保证蛋白质摄入:蛋白质能提供持久的饱腹感,并在运动后帮助肌肉修复和生长,多吃鸡胸肉、鱼虾、鸡蛋、豆制品。
- 选择优质碳水:用全谷物(糙米、燕麦、玉米、藜麦)代替精制米面(白米饭、白面包),它们消化慢,升血糖平稳,饱腹感强。
- 摄入健康脂肪:牛油果、坚果、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脏健康有益,也能增加饱腹感。
- 大量蔬菜:蔬菜热量低、体积大、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可以轻松填饱肚子,同时提供丰富的营养。
- 多喝水:每天喝够1.5-2升水,可以提高新陈代谢,帮助脂肪燃烧,并避免因口渴而误判为饥饿。
- 控制总热量:确保你摄入的总热量小于消耗的总热量,这是减肥的基本原则。
健康的生活方式
- 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导致瘦素(控制食欲的激素)水平下降,饥饿素水平上升,让你更容易感到饥饿并想吃高热量食物。
- 管理压力:长期压力大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这会促进腹部脂肪堆积,并引发情绪性进食。
- 保持耐心和一致性: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运动和饮食的结合需要长期坚持,不要因为短期内体重变化不大而气馁。
总结与最终建议
- 首要原则:不要自行购买或服用任何减肥药。 它们风险远大于收益。
- 咨询医生:如果您认为自己的肥胖问题严重,需要医疗干预,请务必去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或营养科就诊,医生会全面评估您的身体状况,判断您是否真的需要药物,并为您选择最安全、最适合的方案。
- 核心策略:将运动 + 科学饮食 + 健康生活方式作为您减肥的“主心骨”,这是唯一被证明安全、有效且能长期成功的减肥方法。
- 警惕“捷径”:任何宣称“不节食、不运动、轻松月瘦XX斤”的减肥产品,几乎都含有非法或有害成分,请坚决远离。
减肥是一场关于健康的马拉松,而不是追求速成的百米冲刺,耐心、科学和坚持,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2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