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的共性症状
无论哪种疱疹,其症状通常都遵循一个“前驱期 → 发作期 → 恢复期”的模式。
- 
前驱期(出疹前的预警信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皮疹出现前的几小时到几天,感染区域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异常感觉。
 - 常见症状:瘙痒、灼热感、刺痛感、麻木感或疼痛,这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告诉你病毒正在活跃,即将长出水疱。
 
 - 
发作期(皮疹出现)
- 皮肤上开始出现小而红的丘疹。
 - 这些丘疹迅速发展成充满透明或浑浊液体的小水疱(也叫“水疱”或“小水珠”)。
 - 水疱通常成簇出现,但数量不多,一般呈一条线或一小片。
 - 水疱破裂后,会形成浅表的糜烂面或溃疡,此时疼痛感会加剧。
 
 - 
恢复期(愈合过程)
- 溃疡面会逐渐干燥、结痂。
 - 几天后,痂皮会脱落,皮肤通常会愈合,不留疤痕或只留下轻微的色素沉着。
 - 整个病程通常持续 2-4周。
 
 
不同类型疱疹的具体症状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两种最主要的疱疹:
单纯疱疹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主要分为HSV-1和HSV-2两种类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A. 口唇疱疹 (HSV-1为主,俗称“上火”或“唇疱疹”)
- 位置:最常见于嘴唇、口腔周围、鼻子下方、脸颊或下巴。
 - 症状:
- 前驱期:嘴唇或周围皮肤有灼热、刺痛或瘙痒感。
 - 发作期:出现一串小水疱,充满液体,水疱可能会融合在一起。
 - 其他症状:首次感染时,有些人可能会伴有发烧、喉咙痛、淋巴结肿大等全身性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之后复发时,症状通常较轻,主要局限在局部。
 - 特点:具有自发性复发的特点,当人疲劳、压力大、感冒、发烧、日晒或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容易被激活,导致疱疹再次出现。
 
 
B. 生殖器疱疹 (HSV-2为主,HSV-1也越来越常见)
- 位置:生殖器区域,包括外阴、阴道、宫颈、阴茎、阴囊、肛门周围或臀部。
 - 症状:
- 前驱期:感染区域(如生殖器、臀部)出现疼痛、瘙痒或灼热感。
 - 发作期:出现一簇或多簇小水疱,这些水疱很快就会破裂,形成疼痛的溃疡或糜烂面。
 - 排尿疼痛:如果溃疡靠近尿道,排尿时会感到剧烈疼痛。
 - 其他症状:首次感染时症状通常很严重,可能伴有发烧、头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流感的症状,并可能持续数周,复发时症状通常较轻,持续时间也较短。
 - 特点:同样具有自发性复发的特点,无症状时,病毒也可能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排毒”),这是其传播广泛的重要原因。
 
 
带状疱疹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这种病毒在初次感染时会引起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并不会被清除,而是潜伏在人体的神经节中,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被重新激活,就引发带状疱疹。
- 位置:身体的一侧,通常沿着某一条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最常见于胸背部(肋间神经)、腰部(腰骶神经)和面部(三叉神经)。绝对不会出现在身体正中线两侧对称的位置。
 - 症状:
- 前驱期(这是带状疱疹非常典型的特征):
- 在出疹前,受影响的区域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灼烧痛、电击痛、刺痛或深部疼痛。
 - 有些人会误以为是心脏病(疼痛在胸部)、肾结石(疼痛在腰部)或偏头痛(疼痛在头部)。
 - 可能伴有发烧、乏力、头痛等全身不适。
 - 这个阶段可持续1-5天,容易被误诊。
 
 - 发作期(出疹):
- 在疼痛的皮肤区域,出现成片、成簇的红斑和水疱。
 - 物从清澈变浑浊,最终会破溃、结痂。
 - 皮损的分布严格遵循单侧神经节段,这是诊断的关键。
 
 - 恢复期:
- 皮疹愈合后,大多数人会康复。
 - 最可怕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这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指皮疹愈合后,疼痛仍然持续超过1个月。
 - 这种疼痛可能非常剧烈,呈持续性或阵发性,严重影响睡眠、情绪和生活质量,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风险更高。
 
 
 
 - 前驱期(这是带状疱疹非常典型的特征):
 
总结表格
| 特征 | 单纯疱疹 (口唇/生殖器) | 带状疱疹 | 
|---|---|---|
| 病原体 | 单纯疱疹病毒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 好发部位 | 口唇/生殖器黏膜及周围皮肤 | 身体一侧,沿神经呈带状分布 | 
| 前驱症状 | 瘙痒、灼热、刺痛 | 剧烈疼痛(灼烧、电击感)、乏力、发烧 | 
| 皮疹特点 | 一簇或多簇小水疱,易破溃成溃疡 | 成片红斑,上有多簇水疱,严格单侧分布 | 
| 全身症状 | 首次感染可能明显,复发通常较轻 | 前驱期常有明显的全身不适 | 
| 主要特点 | 反复发作,但每次局限在同一区域 | 通常只发作一次,但可能留下长期神经痛 | 
| 并发症 | 眼部感染(HSV-1)、新生儿感染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重要提示
- 及时就医:如果您怀疑自己得了疱疹,特别是生殖器疱疹或首次出现的严重症状,请务必及时去看医生(皮肤科或感染科),医生可以通过临床表现、病毒培养或核酸检测来确诊。
 - 早期治疗:在症状出现后72小时内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降低传染性和并发症风险。
 - 注意隔离:在疱疹发作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婴幼儿、孕妇和免疫力低下者,不要亲吻长疱疹的人,尤其是不要接触婴幼儿,生殖器疱疹期间应避免性行为。
 -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管理压力,有助于减少疱疹的复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