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pH值变化);2. 物理变化(体温和水分)。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解一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唇膏自身的成分和科技
这是变色最根本的原因,现代唇膏,尤其是“变色唇膏”,都利用了巧妙的化学配方。
酸碱指示剂 (pH Indicator) - 最核心的科学原理
- 原理:这和我们中学化学课上的“石蕊试纸”变色原理完全一样,唇膏中添加了天然的或合成的酸碱指示剂,这些指示剂在不同pH值的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 过程:健康的嘴唇表面呈弱酸性(pH值约为5.5-6.5),当我们将唇膏涂在嘴唇上时,唇膏中的指示剂会与嘴唇表面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从而改变自身的分子结构,导致颜色发生变化。
- 结果:唇膏在管内是中性或弱碱性的,所以是一种颜色(比如粉色、透明色);涂到嘴唇上后,遇到酸性环境,就变成了另一种颜色(比如更深的玫红色、橘色)。
例子:最经典的变色唇膏,Dior 的魅惑唇膏,其变色原理就主要基于此。
温度感应染料 (Thermochromic Dyes)
- 原理:这种染料对温度非常敏感,会根据温度的高低改变颜色,人的体温大约是36-37℃,而嘴唇因为血液循环丰富,温度通常比身体其他部位稍高一些。
- 过程:当温度较低的唇膏膏体接触到温热的嘴唇时,染料分子吸收热量,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呈现出新的颜色,嘴唇的温度越高,颜色可能就越深或越明显。
- 结果:这种变色效果与嘴唇的pH值无关,纯粹是物理温度变化导致的,很多“感温变色”的唇膏都采用此技术。
溶剂挥发与色素浓缩
- 原理: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物理变色方式,唇膏中的某些成分(如挥发性油、水分)在涂抹到嘴唇上后会快速蒸发。
- 过程:随着这些溶剂的蒸发,原本被稀释的色素浓度相对增高,从而导致颜色看起来比在膏体中更深、更浓郁。
- 结果:这会让唇膏颜色“吃”得更深,但通常不会像前两种那样发生戏剧性的颜色转变(比如从无色变成有色)。
嘴唇自身的状态
你的嘴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直接影响唇膏的最终呈现效果。
pH值的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嘴唇表面的pH值也会有细微差别,这就是为什么同一支变色唇膏,在不同人嘴上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pH值偏低的嘴唇可能会让变色效果更明显、色调更偏红;而pH值偏高的则可能颜色偏橘或偏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唇部温度和血液循环
- 温度:当你运动、紧张、害羞或者喝热水时,嘴唇的血液循环会加快,温度升高,对于使用感温染料的唇膏来说,颜色就会变得更深。
- 血液循环:唇部毛细血管的分布和充血程度也会影响唇膏的最终颜色,血液循环好的人,唇色本身偏红,与唇膏混合后,颜色会更偏向红色系。
唇部水分和状态
- 干燥 vs. 湿润:干燥的嘴唇会吸收唇膏中的油分,让颜色显得更斑驳、更干涩,而湿润的嘴唇(比如刚涂了润唇膏)则会稀释唇膏,让颜色变浅、更通透。
- 唇纹:如果嘴唇上有很深的唇纹,唇膏会容易积聚在纹路里,导致颜色分布不均,看起来像“结块”或“变色”了。
外部环境因素
食物和饮料
咖啡、茶、红酒、番茄酱等深色食物和饮料中的色素很容易沾染在嘴唇上,与唇膏颜色混合,从而改变整体色调,这也是为什么吃完东西后,唇膏颜色会“跑掉”或变得奇怪。
空气湿度
在干燥的环境中,嘴唇水分流失快,唇膏可能会显得更干、颜色更深,在湿润的环境中,则可能更滋润、颜色更淡。
| 变色原因类型 | 具体机制 | 例子 |
|---|---|---|
| 化学变色 (核心) | 酸碱指示剂与嘴唇表面的弱酸性物质反应,改变分子结构。 | Dior魅惑变色唇膏 |
| 物理变色 (常见) | 感温染料因嘴唇温度升高而改变颜色。 | 很多网红变色唇膏 |
| 物理变色 (辅助) | 涂抹后溶剂挥发,导致色素浓度相对增高。 | 大多数持久型唇膏 |
| 个体差异 | 不同人的嘴唇pH值、温度、唇色不同,导致最终颜色不一。 | 同一款变色唇膏在不同人嘴上颜色不同 |
| 外部影响 | 食物、饮料、空气湿度等会与唇膏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 | 喝咖啡后唇膏变色 |
下次你的唇膏变色时,不要惊讶,这正体现了现代化学的魅力和唇膏设计师的巧思!它不仅仅是一支口红,更是一个与你嘴唇互动的“小精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