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头发颜色的化学制品,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天然发色或已染过的发色,转变为人们所期望的颜色,如黑色、棕色、金色、红色,甚至是各种鲜艳的彩色。
染发剂不仅仅是“染料”,它是一个复杂的化学体系,通常由多种成分协同作用,以达到持久、安全且效果理想的目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染发剂的主要成分
染发剂的配方是核心机密,但通常包含以下几大类关键成分:
-
染料中间体 和 耦合剂
- 这是染发剂中最核心的“显色”成分。 它们本身是无色或浅色的小分子物质。
- 当它们混合在一起,并在氧化剂(通常是过氧化氢)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时,会聚合成更大的有色分子,这些分子大到无法轻易从毛发表皮层中流失,从而实现持久上色。
- 通过不同比例和种类的中间体与耦合剂,可以调配出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色调。
-
碱性剂
- 作用:打开毛发的毛鳞片。 头发的外层是像鱼鳞一样重叠的“毛鳞片”,碱性剂(如氨水、乙醇胺等)会使头发膨胀,毛鳞片张开,这样染料中间体才能顺利进入头发的皮质层,进行染色。
- 影响: 碱性剂的强度决定了打开毛鳞片的速度和程度,也直接影响着色效果和对头发头皮的刺激程度,氨水效果强但气味刺鼻,乙醇胺则更温和。
-
氧化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通常是过氧化氢(双氧水)。
- 作用: 它有两个核心功能:
- 显色: 与染料中间体和耦合剂发生氧化聚合反应,生成最终的颜色。
- 提浅: 如果需要将头发颜色变浅(如从深色染成浅色),过氧化氢可以分解头发中的天然色素(黑色素),这个过程称为“漂白”或“提浅”,双氧水的浓度(如6%、9%、12%)直接决定了提浅的程度。
-
表面活性剂
- 作用: 清洁、乳化、润湿,帮助染膏均匀地涂抹在头发上,并帮助后续的清洗。
-
调理剂和护发成分
- 作用: 染发过程会对头发造成一定损伤,这些成分(如蛋白质、角蛋白、植物精油、硅油等)可以在染发后帮助修复毛鳞片,补充头发流失的养分,增加头发的光泽和柔顺度,降低染发对头发的伤害。
-
增稠剂和稳定剂
- 作用: 调整染膏的稠度,使其易于涂抹和均匀覆盖;同时保证产品在保质期内成分稳定。
染发剂的分类
根据染发效果的持久性,染发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时性染发剂
- 原理: 色素颗粒附着在头发表面,无法进入发芯。
- 特点:
- 持久性最短,通常一两次洗发后就会脱落。
- 颜料颗粒较大,不损伤头发。
- 主要用于临时性的发色修饰,如舞台表演、时尚造型,或用于测试颜色。
- 常见形式: 洗发水、摩丝、喷雾、发胶。
半永久性染发剂
- 原理: 分子较小,能部分渗透进毛发的皮质层,但无法与头发中的色素发生永久性结合。
- 特点:
- 持久时间约4-6次洗发。
- 不含有氨水和过氧化氢,因此不会提浅头发颜色,只能用于染深或保持相近的颜色。
- 对头发损伤小。
- 常见形式: 洗发水、护发素、啫喱。
永久性染发剂
- 原理: 这是我们最常在理发店或超市购买的染发产品,它含有染料中间体和氧化剂,两者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不溶于水的大分子色素,并永久性地锁在头发的皮质层中。
- 特点:
- 效果最持久,直到新头发长出来。
- 既能染深,也能提浅(漂白)。
- 会损伤头发,因为碱性剂会打开毛鳞片,氧化剂会分解天然色素。
- 通常需要混合两种剂型(染膏剂和双氧乳剂)后使用。
- 常见形式: 染发膏和配套的双氧乳。
植物性/天然染发剂
- 原理: 主要利用植物中的天然色素进行染色。
- 特点:
- 成分天然,如指甲花(海娜草)、靛蓝、胭脂虫等。
- 对头发和头皮刺激小,通常不含氨和PPD(一种常见的致敏原)。
- 覆盖力较弱,对白发的遮盖效果不如化学染发剂好,且颜色选择有限,多为红棕色、黑色系。
- 持久性介于半永久和永久之间。
染发剂中的争议成分
在染发剂领域,有几个成分备受关注,尤其是对健康的影响:
- 对苯二胺:这是永久性染发剂中最常用的染料中间体之一,因为它能产生非常持久、自然的黑色和深棕色,但PPD是主要的致敏原,容易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头皮红肿、瘙痒,甚至全身性皮炎,很多“天然”或“温和”的染发剂会宣传“不含PPD”。
- 氨水:虽然效果出色,但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对头皮的潜在刺激是很多人不喜欢它的原因,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无氨”染发剂,它们通常用乙醇胺等更温和的碱性剂替代。
染发剂是一种精密的化学产品,通过碱性剂打开毛鳞片,利用染料中间体和氧化剂在头发内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改变发色的目的,从短暂的喷雾到持久的化学染发,选择哪种类型的染发剂取决于你对颜色持久度的需求、对白发的遮盖要求,以及对头发健康的考量,在使用任何染发剂前,务必进行皮肤过敏测试,并仔细阅读产品说明。

暂无评论,2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