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胖”的核心在于“虚”和“堵”:
- 虚:指身体能量不足,阳气、气、血、津液等亏虚,导致新陈代谢动力不足。
- 堵:指气血运行不畅,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堆积在体内,形成“垃圾”,让你看起来肿、胖。
这种状态下,单纯地少吃多动(节食+剧烈运动)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可能让身体更“虚”,形成恶性循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下面我们从中医和现代医学两个角度来分析“虚胖”可能关联的“病”或身体状态:
中医角度:最常见的几种“证型”
中医不直接说“病”,而是通过“辨证”来分析身体的失衡状态,导致虚胖的常见证型有以下几种:
脾虚湿盛型(最常见)
- 表现:
- 外形:身体虚浮、臃肿,肌肉松软不实,感觉像“泡了水的棉花”,四肢容易水肿。
- 感觉:身体沉重、乏力,总是提不起精神,饭后尤其想睡觉(饭后嗜睡),胸闷腹胀,大便不成形(溏稀),小便少或颜色清。
- 舌苔: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齿痕舌),舌苔白腻或黄腻。
- 病因:饮食不节(常吃生冷、油腻、甜食)、思虑过度、缺乏运动等损伤了脾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不能正常代谢,停留在体内形成“痰湿”,导致虚胖。
- 为什么“不能减肥”:身体的“代谢工厂”(脾)动力不足,吃进去的东西和水都运化不掉,越减越虚,湿气越重。
气虚型
- 表现:
- 外形:面色苍白或萎黄,体型偏胖但肌肉松软无力,俗称“虚胖”。
- 感觉:气短懒言,稍微一动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声音低弱,容易头晕。
- 舌脉:舌质淡,舌边有齿痕,脉弱。
- 病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大病初愈或过度劳累导致“气”的生成和运行不足。
- 为什么“不能减肥”:气是人体的“发动机”,气虚则全身新陈代谢动力低下,能量消耗少,脂肪和代谢废物容易堆积。
阳虚型(常与气虚并存)
- 表现:
- 外形:虚胖,尤其腹部和腰臀部脂肪堆积严重(腹部松软如棉)。
- 感觉:非常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喜欢暖和的地方,小便清长。
- 舌脉: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 病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无法温煦和推动全身功能,阳虚则水液不化,湿寒内停。
- 为什么“不能减肥”:身体像一台“小火炉”,火不够旺,燃烧脂肪和代谢水湿的能力自然就很差。
肝气郁结型
- 表现:
- 外形:体型可能不特别胖,但脂肪容易堆积在腹部、腰部,形成“游泳圈”。
- 感觉:情绪抑郁、烦躁易怒、胸闷喜欢叹气、失眠多梦、乳房胀痛、月经不调。
- 舌脉:舌质偏暗,或有瘀点,脉弦。
- 病因:长期压力大、情绪不畅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郁结,津液输布受阻,容易在局部形成痰湿瘀堵。
- 为什么“不能减肥”:肝主疏泄,负责调畅全身的气机和脂肪代谢,肝气郁结,脂肪代谢的通道就不通畅,越减越堵。
现代医学角度:可能关联的健康问题
“虚胖”的感觉在现代医学中可能对应以下几种情况: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
- 表现:这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原因,患者会表现为畏寒、乏力、体重增加、手脚肿胀、反应迟钝、皮肤干燥、脱发等,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全身新陈代谢率显著下降。
- 诊断:通过抽血检查TSH、T3、T4等甲状腺功能指标即可确诊。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 表现:常见于育龄期女性,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肥胖(尤其是腹部型肥胖)、多毛、痤疮等,其核心是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肥胖和难以减重。
- 诊断:需要结合B超、性激素六项等检查。
胰岛素抵抗
- 表现:这是2型糖尿病和PCOS的共同基础,身体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血糖升高,身体为了代偿会分泌更多胰岛素,高胰岛素水平会促进脂肪合成和储存,让你特别容易胖,尤其是腹部,并且减肥非常困难。
- 关联:与饮食结构(高碳水高糖)、缺乏运动、遗传等因素有关。
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
- 表现:由于皮质醇等糖皮质激素长期分泌过多引起,典型特征是向心性肥胖(躯干胖,四肢相对瘦)、满月脸、水牛背,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糖、皮肤紫纹等。
- 诊断:这是相对少见但需要警惕的疾病,需要专业的内分泌科医生诊断。
长期压力与皮质醇水平异常
- 表现:长期的精神压力、熬夜等会导致皮质醇(压力激素)水平持续偏高,这会促进食欲(尤其想吃高糖高脂食物),并将脂肪更多地储存在腹部,形成“压力性肥胖”。
- 特点:这类人往往睡眠质量差,精神紧张。
总结与建议
“虚胖且难以减肥”是一个信号,提醒你的身体内部可能出现了失衡。盲目节食和过度运动是最大的误区,这会进一步耗伤你的气血和阳气,让身体更“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应该怎么做?
-
首要步骤:寻求专业诊断
- 看西医(内分泌科):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TSH, FT3, FT4)、空腹血糖、胰岛素、性激素六项等,排除甲减、PCOS、胰岛素抵抗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
- 看中医(中医科/治未病科):让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望闻问切”,明确你是属于哪种“证型”(脾虚、气虚、阳虚还是肝郁),然后才能对症调理。
-
调理思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健脾祛湿:这是最核心的,饮食上避免生冷、油腻、甜腻,可以适当食用山药、薏米、赤小豆、茯苓等健脾祛湿的食物。
- 补气温阳: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肉、牛肉、鱼肉),保证充足睡眠,多晒太阳,以补充身体的“阳气”。
- 疏肝理气:学会管理情绪,通过运动(如散步、瑜伽、八段锦)、冥想等方式来释放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 温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快走、慢跑、瑜伽、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更适合,能帮助气血流通,又不会过度消耗。
“虚胖”不是你的错,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找到背后的根本原因,通过“生活方式干预 + 必要的药物/中医调理”双管齐下,才能科学、健康地瘦下来,并且让身体恢复活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