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分析
汗渍与蛋白质残留
这是导致白衣服变黄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 成分:汗液不仅仅是水,它含有尿素、盐分、氨水以及蛋白质等物质。
- 过程:当汗液停留在衣服上,尤其是在腋下、领口等部位,蛋白质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氧化),并与衣物纤维结合,洗衣时如果没能彻底漂洗干净,这些含氮的有机物残留在纤维中,与荧光增白剂(后面会讲到)发生反应,就会导致衣物发黄、发灰,夏天穿过的白T恤更容易发黄,就是这个道理。
洗涤剂与柔顺剂残留
很多人以为洗衣液或柔顺剂洗得越干净越好,但事实恰恰相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过量使用:如果洗衣液或柔顺剂放得太多,没有充分漂洗干净,它们会残留在衣物纤维的缝隙里。
- 氧化与沉积:这些残留物会与空气、水中的矿物质以及衣物自身脱落的纤维发生反应,形成一层看不见的“皂垢”或薄膜,这层膜会阻碍光线反射,让衣服看起来暗淡发黄。
水质问题
你家的自来水也可能是“帮凶”。
- 硬水:如果当地水质较硬(即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这些矿物质离子在洗涤过程中会与肥皂或洗衣液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水垢),沉积在衣物上,导致衣物变硬、发灰、发黄。
荧光增白剂的“失效”
很多白色衣物为了看起来更白、更亮,会添加荧光增白剂。
- 原理:它本身不是染料,而是一种光学增白剂,它能吸收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然后将其转化为可见的蓝色或紫色荧光,与衣物本身的黄色光进行互补中和,从而让衣服看起来更白。
- 失效过程:当衣物上的荧光增白剂被汗渍、油脂、氯(来自漂白剂)或多次洗涤消耗殆尽后,它就无法再“中和”衣物纤维本身的微黄色,这时,衣服的“本色”——微黄色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我们感觉衣服变黄了。
外部污渍的氧化
一些我们肉眼不易察觉的污渍,在洗涤和存放过程中也会导致衣物变黄。
- 常见污渍:食物(如果汁、酱油)、油渍、化妆品(如口红、粉底)等。
- 过程:这些污渍中的有机物在空气和洗涤剂的作用下被氧化,颜色会逐渐加深,从无色或浅色变为黄色,并牢牢附着在纤维上。
高温烘干与不当存放
- 高温:长时间在高温下烘干(如使用烘干机的最高档)或暴晒,会使衣物纤维受损、变脆,同时也会加速污渍的氧化和荧光增白剂的分解,导致发黄。
- 存放不当:将潮湿的白衣服直接放入衣柜,或者存放在不通风、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霉菌,霉菌的代谢产物也会导致衣物出现黄斑。
漂白剂使用不当
氯漂白剂(如84消毒液)虽然能去黄,但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残留:漂白剂没有彻底冲洗干净,残留在衣物上会继续与纤维发生反应,导致衣物局部或整体泛黄,甚至变脆破损。
- 混合:将含氯漂白剂与酸性清洁剂(如洁厕灵)或含酶洗衣液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并降低漂白效果。
如何预防和解决白衣服发黄?
了解了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处理。
预防措施(治本):
- 及时洗涤:穿过的白衣服,尤其是夏天出汗多的,应尽快清洗,不要让汗渍长时间停留。
- 正确用量: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量使用洗衣液和柔顺剂,宁可少放,不可多放。
- 充分漂洗:洗衣程序结束后,可以再单独加一遍清水漂洗,确保没有洗涤剂残留。
- 注意水质:如果当地水质很硬,可以考虑使用软水器,或者在洗涤时添加一些软水剂(如小苏打)。
- 温和晾晒:尽量在通风处晾干,避免长时间暴晒在烈日下,烘干时选择中低温模式。
- 正确存放:确保衣物完全干透后再折叠存放,保持衣柜干燥通风。
补救措施(治标):
如果白衣服已经发黄,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小苏打 + 双氧水(过氧化氢)
- 方法:在一个盆中,用温水溶解小苏打(半杯左右),然后加入双氧水(3%医用浓度即可,约半杯),将发黄的白衣服浸泡其中,静置几个小时,然后正常洗涤。
- 原理:小苏打是碱性,有助于分解污渍;双氧水是温和的氧化剂,能有效分解色素和汗渍。注意:此方法适用于棉、麻等耐氧化的面料,真丝、羊毛等蛋白质纤维慎用。
-
阿司匹林
- 方法:将2-3片阿司匹林碾成粉末,溶解在洗衣机的温水中,然后开始正常的洗衣程序。
- 原理: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是水杨酸,它是一种温和的酸,可以帮助分解水垢和皂垢,并能帮助荧光增白剂更好地发挥作用。
-
蓝墨水(传统方法)
- 方法:在清水中滴入一两滴蓝墨水,搅匀后将白衣服浸泡或洗涤。注意用量一定要少,否则衣服会泛蓝。
- 原理:这是利用了光学互补的原理,蓝色可以中和黄色,让衣服看起来更白,这是一种“障眼法”,效果不持久。
-
专用洗衣增白剂/氧系漂白剂
- 方法:购买市售的衣物增白剂或氧系漂白粉(如过碳酸钠),按照产品说明使用。
- 原理:这些产品专门针对衣物发黄问题,通过温和的化学作用去除色素和污渍,比含氯漂白剂更安全温和。
重要提示:在使用任何补救方法前,请务必先将衣物不显眼的角落(如内侧缝线)进行小范围测试,确保不会造成褪色或损伤,对于贵重衣物,建议寻求专业洗衣店的帮助。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