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蚕 是指紧邻下睫毛下方、眼袋位置的一条横向的、椭圆形的隆起肌肉,它不是脂肪,也不是眼袋,而是一块叫做“眼轮匝肌”的眼部肌肉的一部分。
卧蚕的详细解释
它是什么?
- 本质:肌肉,卧蚕是眼轮匝肌眶部内侧的一部分,这块肌肉负责闭眼,当它发达时,就会在眼下形成一个鼓鼓的、可爱的弧形。
- 位置:紧贴在下睫毛的正下方,从内眼角开始,向外眼角延伸。
- 外观:饱满、圆润、线条清晰,笑起来时会变得更加明显,像一条小蚕宝宝卧在那里,所以得名“卧蚕”。
卧蚕 vs. 眼袋(最重要的区别)
很多人会把卧蚕和眼袋混淆,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对颜值的影响也截然相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特征 | 卧蚕 | 眼袋 |
|---|---|---|
| 本质 | 肌肉(眼轮匝肌),是身体的一部分 | 脂肪或皮肤松弛,是衰老或疲劳的标志 |
| 位置 | 紧贴下睫毛下方 | 在卧蚕下方,离眼睛更远一些 |
| 形态 | 饱满、圆润、可爱,呈椭圆形 | 松弛、下垂、臃肿,呈三角形或袋状 |
| 状态 | 笑起来时更明显,是动态的 | 无论笑或不笑都存在,静态时更明显 |
| 年龄感 | 年轻、可爱、有亲和力的象征 | 疲惫、衰老、憔悴的象征 |
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 对着镜子笑一下,如果你眼下鼓起的部分在你微笑时变得更高、更可爱,那恭喜你,你有卧蚕,如果那块区域在你不笑时就松弛下垂,笑起来时更下垂,那很可能就是眼袋或泪沟。
卧蚕的作用和审美价值
在东亚,尤其是中日韩等地的审美标准中,卧蚕通常被认为是美丽的加分项。
增加亲和力与可爱感
拥有卧蚕的人,尤其是女性,笑起来时眼睛会弯成月牙,显得格外甜美、亲切、没有距离感,很多受欢迎的明星,如林依晨、赵丽颖、IU等,都有非常漂亮的卧蚕。
让眼睛看起来更大更有神
卧蚕的隆起可以在视觉上“撑”起下眼睑,使得眼睛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显得更大,眼神也更有神采和光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缓解“疲惫感”
饱满的卧蚕可以在视觉上遮盖一部分泪沟(内眼角到眼袋之间的凹陷),让整个眼部看起来更饱满、更年轻,从而有效减少因眼周凹陷带来的憔悴和疲惫感。
如何拥有卧蚕?
卧蚕有天生的,也有后天形成的。
天生卧蚕
这是由遗传决定的,是天生的优势,天生卧蚕的人通常眼轮匝肌比较发达,眼部骨骼结构也比较饱满。
后天形成/改善
如果你天生没有卧蚕,或者卧蚕不明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获得或改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化妆(最常见、最安全的方法)
- 原理:通过高光和阴影的视觉错位,在眼下画出卧蚕的形状。
- 方法:用浅色高光笔或珠光眼影,在下睫毛下方画一条微微上扬的弧线,然后用指腹或刷子轻轻晕染开,与皮肤融合,就能立刻拥有可爱的卧蚕。
-
医美手段
- 玻尿酸注射填充:将玻尿酸注射到卧蚕区域,使其变得饱满,这种方法效果立竿见影,但需要定期补打,且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如果注射位置或剂量不当,很容易变成“假面”或显得肿胀。
- 自体脂肪填充:从自己身上(如大腿、腹部)抽取脂肪,经过处理后注射到卧蚕区域,效果比玻尿酸更持久,但创伤和恢复期也更大。
- 手术:通过手术方式将眼轮匝肌提拉或折叠,形成卧蚕,这是创伤最大、风险最高的方法,通常不作为首选。
-
面部表情锻炼
有一些流传的“卧蚕操”,比如有意识地做“眯眼”、“微笑”等动作来锻炼眼部肌肉,但效果因人而异,且需要长期坚持,对大多数人来说效果并不明显。
卧蚕是眼下的一条可爱肌肉,是天生的“萌点”,能让你看起来更年轻、更有亲和力,它与代表衰老和疲惫的眼袋有本质区别,虽然可以通过化妆或医美手段“拥有”卧蚕,但天生拥有饱满卧蚕无疑是面部的一大优势。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