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的普遍性:我们天生就是“毛茸茸”的
首先要明白,除了手掌、脚掌等少数部位,我们的全身皮肤都覆盖着毛囊,都会长出毛发,这些毛发根据其类型、粗细和长度,可以分为:
- 毳毛:非常细小、柔软、颜色浅的汗毛,遍布全身。
- 终毛:比较粗、颜色深、有髓质,比如头发、眉毛、睫毛、胡须和阴毛。
我们的上唇区域天生就有毛囊,所以长出毛发是完全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上唇的毛发就是非常细小的毳毛,只是因为颜色或皮肤对比度等原因才变得明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唇毛会变得更明显或更粗?
这是大多数人真正关心的问题,原本不明显的唇毛变得“碍眼”,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A. 激素水平的影响(最主要原因)
毛发,尤其是终毛的生长,深受雄性激素(主要是睾酮)的影响,这并不仅仅是男性的专利,女性体内也会产生少量雄性激素。
- 青春期:无论男女,青春期时激素水平会上升,可能导致原本细小的毳毛颜色变深、质地变粗,尤其是在上唇、下巴、胸部和腿部。
- 成年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导致女性唇毛、下巴毛发明显增多的最常见内分泌疾病,患者体内雄性激素水平过高,导致毳毛向终毛转化,形成所谓的“多毛症”(Hirsutism)。
- 其他激素变化:怀孕、更年期或服用某些药物(如一些避孕药、激素类药物)也可能导致激素波动,使唇毛变得更明显。
- 遗传因素:如果你的母亲或姐妹唇毛比较明显,那么你大概率也是如此,基因决定了你毛发的密度、颜色和粗细。
B. 毛发处理不当
很多人会通过剃毛、拔毛、蜜蜡等方式去除唇毛,这些方法并不会让毛发长得更粗、更黑,但会产生一个强烈的视觉错觉:
- 剃毛:剃掉的是毛发露在皮肤表面的部分,留下的断面是平的,摸起来像“胡子茬”,看起来比原来更粗更黑。
- 拔毛/蜜蜡:会从根部拔掉毛发,新长出的毛发尖端是细软的,但这个过程会刺激毛囊,可能在短期内让新长出的毛发看起来更密集、颜色更深。
C. 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下降而雄性激素相对占优势,可能导致一些原本细小的毛发变得更粗、更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D. 种族和遗传
不同种族和个体之间,毛发的分布和密度有很大差异,地中海地区、中东地区和南亚地区的女性,天生唇毛和面部毛发就更普遍、更明显,这是基因决定的。
总结一下
| 原因类别 | 具体解释 |
|---|---|
| 生理基础 | 全身皮肤都有毛囊,上唇长毛是正常现象。 |
| 激素因素 | 核心原因,雄性激素刺激毛囊,使毳毛变粗变深,女性体内有少量雄性激素,是其生长的基础。 |
| 遗传因素 | 基因决定了毛发的密度、颜色和粗细,这是家族性的。 |
| 不当处理 | 剃毛留下的断面错觉,或拔毛对毛囊的刺激,让毛发看起来更粗。 |
| 健康状况 | 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会导致异常多毛。 |
| 年龄增长 | 激素水平变化(如更年期)可能导致毛发改变。 |
关于唇毛的常见误区
- 误区1:刮掉唇毛会让它长得更粗更黑。
- 真相:这是最大的误解,刮毛只是切断毛发,不会改变毛囊的结构或毛发的性质,新长出的毛发感觉更粗,是因为断面是平的,触感更明显。
- 误区2:有唇毛就代表我“男性化”或身体有问题。
- 真相:女性有少量唇毛是完全正常的,只有当毛发呈现男性分布模式(如浓密的胡须、胸部毛发等),并伴有月经不调、痤疮等问题时,才需要警惕内分泌疾病。
如何处理唇毛?
如果你觉得唇毛影响美观,有很多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选择:
-
物理脱毛:
- 剃毛:最快捷方便,但维持时间短,需频繁操作。
- 拔毛/蜜蜡:维持时间较长,但初期可能疼痛,可能引起毛囊炎。
- 漂毛:适合颜色浅、不多的毛发,用漂白剂使其颜色变浅,与肤色更接近。
-
化学脱毛:
- 脱毛膏:利用化学成分溶解毛发,无痛感,但可能引起皮肤过敏,需先做皮试。
-
半永久/永久脱毛:
- 激光脱毛: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破坏毛囊,达到长期甚至永久脱毛的效果,是目前最主流的永久脱毛方法,但需要多次治疗,且对肤色和毛发颜色有要求。
- 光子脱毛:原理类似激光,但光谱更广,对皮肤刺激相对较小。
最后建议:如果你的唇毛在短时间内突然变得异常浓密,并伴有月经不调、声音变粗、脱发等其他症状,建议咨询医生,检查一下激素水平,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只是轻微的、天生就有的唇毛,那么它只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完全不必为此感到焦虑。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