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在这个阶段进行节食,不仅会加剧不适,还可能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经期紊乱。
核心原则:温补、抗炎、稳血糖、补铁
应该重点吃的食物(“吃对”是关键)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稳定情绪、缓解水肿、补充流失的铁质和能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补充铁质,预防贫血
经期会流失铁,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铁会导致疲劳、头晕,选择“血红素铁”(动物性铁)吸收率更高。
- 红肉:瘦牛肉、羊肉是最佳选择,富含易吸收的铁和B族维生素。
- 动物肝脏:猪肝、鸡肝等,铁含量极高,但一周吃1-2次即可,不宜过多。
- 动物血:鸭血、猪血,同样富含铁质。
- 深海鱼:三文鱼、金枪鱼等,除了铁,还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抗炎和缓解情绪低落。
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稳定情绪和血糖
经期前对碳水的渴望是生理性的,因为大脑需要血清素(“快乐激素”)来对抗情绪波动,选择复合碳水可以缓慢释放能量,避免血糖骤升骤降导致的暴食。
- 全谷物:燕麦、糙米、藜麦、全麦面包,燕麦尤其好,富含β-葡聚糖,有助于稳定血糖。
- 薯类:红薯、紫薯、山药,富含膳食纤维和钾,有助于缓解水肿。
- 豆类:红豆、黑豆、鹰嘴豆,是植物性铁和蛋白质的优质来源。
优质蛋白质,增加饱腹感
蛋白质能提供持久的饱腹感,帮助稳定血糖,同时为身体修复提供支持。
- 鸡蛋:营养全面,方便烹饪。
- 豆制品:豆腐、豆浆、腐竹,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
- 鸡胸肉/去皮鸡腿肉:低脂高蛋白。
温补食物,驱寒暖宫
中医认为,经期受寒会导致气血不畅,加剧痛经,选择温热的食物可以帮助身体放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生姜:可以泡姜茶,或在菜肴中多放一些,有很好的驱寒暖身效果。
- 红枣/桂圆:泡水或煮粥,能补气养血。
- 羊肉汤:经典的温补食物,适合体寒的女性。
- 黑糖/红糖:可以泡水喝,但注意量,避免摄入过多糖分。
富含钾和镁的食物,对抗水肿和情绪波动
- 钾: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对抗水肿,食物包括:牛油果、香蕉、菠菜、红薯、西兰花。
- 镁:被称为“抗压力矿物质”,能放松肌肉,缓解焦虑和经前头痛,食物包括:深绿色蔬菜(菠菜、羽衣甘蓝)、坚果(杏仁、腰果)、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0%以上)。
应该尽量避免的食物(“避开”雷区)
高盐食物
盐会加剧身体的水钠潴留,导致水肿、胀气和体重在短期内快速上升。
- 避免:薯片、方便面、加工肉类(香肠、培根)、酱料(酱油、蚝油、沙拉酱)、罐头食品。
高糖食物和精制碳水
这类食物会让你的血糖像过山车一样,导致胰岛素飙升,随后是更强烈的饥饿感和情绪波动,还容易引发炎症。
- 避免:甜点、蛋糕、含糖饮料、奶茶、白面包、白米饭(可以换成糙米等粗粮)。
咖啡因和酒精
- 咖啡因:会加剧焦虑、紧张情绪,还可能收缩血管,加重痛经或乳房胀痛。
- 酒精:是利尿剂,会导致身体脱水,加重头痛和疲劳,也会影响肝脏代谢,不利于激素平衡。
生冷和刺激性食物
从中医角度,生冷食物会阻碍气血运行,可能导致或加重痛经。
- 避免:冰淇淋、冰饮、生鱼片(刺身)、大量沙拉,辛辣食物(如辣椒)也可能刺激肠胃,加重不适。
经期前几天的一日饮食参考
早餐 (7:00-8:00)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暖胃养血:一碗黑糖红枣姜茶 + 一份水煮蛋 + 一小碗燕麦粥(可以加一些核桃和蓝莓)。
上午加餐 (10:00)
- 稳定血糖:一小把杏仁(约10颗)或一个香蕉。
午餐 (12:00-13:00)
- 营养均衡:一小份糙米饭 + 一份清炒西兰花 + 一份番茄炒牛肉(牛肉富含铁)。
下午加餐 (15:00-16:00)
- 缓解疲劳:一小杯无糖酸奶 或 几片全麦饼干。
晚餐 (18:00-19:00)
- 清淡易消化:一份山药排骨汤(排骨焯水去油) + 一份清蒸鱼(富含Omega-3) + 一份清炒菠菜。
睡前
- 如果感到饥饿,可以喝一小杯温牛奶。
总结与心态调整
- 不要称体重:经期前几天因为激素和水肿,体重会暂时性上升1-2公斤,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因此焦虑。
- 倾听身体的声音:如果特别想吃某种东西(比如巧克力),可以适量选择高可可含量的黑巧克力,而不是牛奶巧克力,满足感有时比硬性克制更重要。
- 重点是“准备”:这个阶段吃得健康,是为经期结束后的“黄金燃脂期”打好基础,当经期结束后,新陈代谢会加快,是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控制饮食的绝佳时机。
健康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尊重身体的每一个周期,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它,效果才会更好,祝你经期顺利!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