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是毛囊的炎症,可以看作是“长错了位置的痘痘”,它的核心特点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毛囊的红色丘疹或脓疱。
下面我将从不同方面详细描述毛囊炎的样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典型的外观特征
这是判断毛囊炎最直观的几点:
- 核心是毛囊开口处: 所有的皮损都围绕着毛发长出来的那个小口(毛囊口)。
- 红色丘疹或脓疱:
- 初期/轻度: 皮肤上出现一个或多个红色的小疙瘩(丘疹),大小像小米粒或绿豆粒,按压时可能有轻微疼痛感,疙瘩中间通常能看到一根毛发穿过。
- 进展期/化脓性: 红色疙瘩的顶端可能会出现一个白色或黄色的脓头,这就是脓疱,脓疱破溃后会流出少量脓液,然后结痂。
- 边界清晰: 每个毛囊炎的皮损边界通常是清晰的,周围是正常的皮肤。
- 有触痛感: 无论是红色丘疹还是脓疱,通常都会有明显的疼痛或触痛,这是区别于普通粉刺(黑头/白头)的一个重要特征,普通粉刺通常不痛或只有轻微压痛。
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下的样子
毛囊炎也分不同类型,样子略有差异:
| 类型 | 外观描述 | 常见部位 | 特点 |
|---|---|---|---|
| 单纯性毛囊炎 | 最常见,为红色丘疹或脓疱,中心有毛发,周围有红晕。 | 头皮、面部、颈部、臀部、大腿 | 自觉瘙痒或疼痛,数日内可愈,易复发。 |
| 须疮 | 发生在男性胡须区域的毛囊炎,红色丘疹、脓疱,严重时融合成片,形成结痂,留下永久性瘢痕。 | 上唇、下巴、脸颊胡须区域 | 反复发作,与剃须不当、细菌感染有关。 |
| 秃发性毛囊炎 | 头皮上出现红色的、疼痛的丘疹和脓疱,愈合后形成永久性脱发(瘢痕),头皮上留下光滑的斑块。 | 头皮 | 破坏性强,需要积极治疗。 |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一种严重类型,虽然少见但需警惕,皮肤大片红斑、松弛性水疱,轻轻摩擦就会表皮脱落,像烫伤一样。 | 全身,尤以面部、口周、腹股沟为重 | 起病急,病情重,是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需立即就医。 |
发生在不同身体部位的样子
- 头皮: 看起来像头皮上的“痘痘”,有时会伴有头皮屑增多、瘙痒,严重时会有脓液渗出,导致毛囊破坏和脱发。
- 面部/胡须区域: 和长痘痘很像,但更痛,胡须区域的毛囊炎(须疮)可能会更严重,形成一片红肿。
- 胸部、背部、臀部: 通常表现为散在的红色小疙瘩或脓疱,不一定会融合成片。
- 大腿、小腿: 看起来像被蚊子叮咬的包,但顶端有脓点,按压更痛。
- 私密部位(如外阴、肛周): 会出现红色的小硬块或脓疱,非常疼痛,行走或摩擦时疼痛加剧。
与其他皮肤问题的区别(很重要)
为了避免混淆,这里简单对比一下:
| 皮肤问题 | 核心区别点 |
|---|---|
| 普通痤疮(痘痘) | 不仅有炎性丘疹、脓疱,还有黑头(开放性粉刺)和白头(闭合性粉刺),毛囊口有角栓,毛囊炎通常没有角栓。 |
| 疖/痈 | 是更深的、更大范围的皮肤感染,是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又大又硬、红肿热痛非常明显的结节,中央有多个脓头,最终会形成“火山口”样的溃烂,愈合后留疤。 |
| 荨麻疹(风团) | 是暂时性的,风团来去匆匆,一般几小时内消退,不留痕迹,毛囊炎的皮损会持续数天,消退后可能留有色素沉着或小坑。 |
总结一下
如果你发现自己皮肤上出现了以下情况,很可能就是毛囊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位置: 围绕着一根毛发。
- 形态: 红色的小疙瘩,或者疙瘩顶端有黄白色的脓点。
- 感觉: 会疼,按压时更明显。
- 发展: 可能会自行好转,也可能反复发作或加重。
重要提示: 如果毛囊炎数量不多,可以保持清洁,避免搔抓,一般会自愈,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务必及时就医:
- 皮损数量很多,范围广泛。
- 疼痛剧烈,伴有发烧。
- 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 发生在头皮、面部等影响美观的部位。
- 怀疑是严重的类型(如秃发性毛囊炎)。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细菌性还是真菌性毛囊炎,并开具合适的药物(如外用抗生素、口服抗生素或抗真菌药)进行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