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用任何中药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面诊、舌诊、脉诊,以确定您的牙疼属于哪种证型,再对症下药。
下面我将根据牙疼的不同常见证型,为您介绍一些经典的中药方剂和常用的中草药,供您参考和了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牙疼的常见中医证型及对应方药
中医认为,牙疼多与“胃火”、“肾虚”、“风邪”等因素有关,最常见的分为以下几种:
胃火上炎型(最常见)
-
特点:
- 牙龈红肿疼痛,甚至出血、流脓。
- 疼痛比较剧烈,有跳动感。
- 伴有口臭、口渴、喜冷饮、便秘、小便黄赤。
- 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
- 常见于急性牙龈炎、牙周炎、牙髓炎急性发作。
-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痛。
-
经典方剂:清胃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组成:黄连、升麻、生地黄、牡丹皮、当归。
- 功效:黄连直泻胃火为君药;升麻清解热毒、升阳散火,与黄连配伍,清热解毒;生地、丹皮凉血止血,防止热入营血;当归养血和血。
-
常用中草药:
-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 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利咽。
-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风火牙痛型
-
特点:
- 牙疼来得突然,一阵一阵地发作。
- 牙龈红肿,但可能没有明显的胃火症状。
- 常伴有面部肿胀、头痛、发热等感冒症状。
-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 常见于感冒引起的牙痛,或牙髓炎急性发作。
-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
经典方剂:芎芷石膏汤 或 银翘散 加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芎芷石膏汤:由川芎、白芷、石膏、菊花、藁本、羌活组成,擅长疏风清热、止痛。
- 银翘散:由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等组成,是治疗风热感冒的代表方。
-
常用中草药:
-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 荆芥:祛风解表。
-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肾虚牙痛型
-
特点:
- 牙齿隐隐作痛,或松动、酸软无力。
- 疼痛不剧烈,但缠绵日久,时好时坏。
- 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肾虚症状。
- 舌质偏红或淡,少苔,脉细。
- 常见于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或慢性牙周病。
-
治法:滋阴益肾,降火止痛。
-
经典方剂:知柏地黄丸
- 组成:在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的基础上加了知母、黄柏。
- 功效: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知母、黄柏清降虚火。
-
常用中草药:
-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 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
龋齿(虫牙)疼痛
- 特点:
- 牙齿上有黑洞或缺损,遇冷、热、甜、酸刺激时疼痛。
- 早期可能是敏感,后期发展为持续性的自发性疼痛。
- 治法:以“杀虫”止痛为主,但根本方法是补牙。
- 常用中草药(外用):
- 花椒:取一粒花椒,放在疼痛的蛀牙上,可以麻痹神经,暂时缓解疼痛,这是民间最常用的方法。
- 细辛:有祛风散寒、止痛的功效,可以取少量细辛研末,塞入蛀牙洞中。
- 蜂房:有攻毒杀虫、止痛的功效,可研末外用。
中药外用方法(辅助治疗)
除了内服中药,外用方法也能快速缓解疼痛:
-
含漱法:
- 金银花、薄荷、蒲公英、甘草等量,煎水后放凉,用来漱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 浓盐水:用温热的盐水漱口,可以消炎、杀菌、缓解疼痛。
-
外敷法:
- 将云南白药或冰硼散用蜂蜜或水调匀,涂在牙龈红肿处。
- 取吴茱萸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在足心(涌泉穴),可以引火下行,治疗胃火牙痛。
非常重要的提醒
- 治标不治本:中药可以很好地缓解牙疼症状,但它无法消除导致牙疼的根本原因,如蛀牙、牙神经发炎、牙槽骨吸收等。
- 及时就医:牙疼是身体发出的强烈信号,请务必去看牙医,明确诊断,如果是蛀牙,需要补牙;如果是牙髓炎,需要根管治疗;如果是牙周炎,需要进行专业的牙周治疗。
- 中药咨询:在使用任何中药方剂前,请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不要自行抓药服用,以免药不对症,延误病情或产生副作用。
- 生活调理:无论哪种牙痛,都应避免辛辣、油腻、过烫的食物,戒烟戒酒,注意口腔卫生,勤刷牙,使用牙线。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到您,祝您早日康复!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