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与理念:可持续与极简主义
这是近年来最主流的趋势,并且仍在深化。
- “裸感”与“无瑕”的平衡:告别厚重粉底,追求一种看起来像天生好皮肤、但又恰到好处的妆感,重点是均匀肤色、提亮、轻微遮盖瑕疵,而不是完全遮盖,这被称为“皮肤化妆”(Skinimalism)。
- 精简护肤+精简彩妆: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他们希望产品“一物多用”,一款有色面霜可以同时完成护肤、防晒、提亮和轻微遮瑕的功能,成分表干净、功效明确的产品更受欢迎。
- 可持续包装成为标配:
- 补充装:越来越多品牌推出面霜、粉底液、散粉的补充装,减少塑料浪费。
- 环保材质:使用竹子、玻璃、铝罐、可回收塑料等环保材料。
- 零废弃/可替换包装:可替换内芯的唇膏盘、粉饼盒等。
科技与体验:智能美妆与个性化
科技正在彻底改变我们化妆和购买彩妆的方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虚拟试妆技术成熟:
- AR试妆:通过手机摄像头或镜子,可以实时看到口红、眼影、粉底的上脸效果,解决了“色号不准”的痛点,现在很多电商平台和品牌App都具备此功能。
- AI肤质分析:AI可以分析你的皮肤状态(如出油、毛孔、色斑),并推荐最适合的粉底液色号和妆前乳产品。
- 个性化定制产品:
- 定制粉底液:像MatchCo、Pro-Fit等品牌,通过线上问卷或AI分析,为你调配独一无二的粉底液,精准匹配你的肤色和肤质。
- 定制口红/眼影盘: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颜色,组合成专属的唇釉盘或眼影盘。
- 智能美妆工具:
- 智能化妆镜:内置灯光、摄像头,可以放大查看细节,连接App提供化妆教程。
- 智能粉扑/刷具:一些智能粉扑可以震动,帮助更均匀地上妆。
成分与功效:“以油养肤”与“养肤型彩妆”
彩妆不再仅仅是“修饰”,更要“养护”。
- 养肤型底妆:粉底液、遮瑕膏中添加了护肤成分,如玻尿酸、神经酰胺、烟酰胺、胜肽等,旨在上妆的同时滋养皮肤,减少卡粉和干燥。
- “以油养妆”理念普及:
- 油状底妆产品:油润质地的粉底液、粉霜(Tinted Moisturizer)大行其道,它们能更好地与皮肤融合,打造光泽肌。
- 妆前油/精华油:在底妆前使用,可以滋润皮肤、抚平细纹,让底妆更服帖。
- 卸妆油:温和高效的卸妆方式,尤其是对于防水彩妆。
- “纯净美妆”(Clean Beauty):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偏好不含对羟基苯甲酸酯、硫酸盐、邻苯二甲酸盐等争议性成分的产品,有机、天然、植物萃取成分备受青睐。
色彩与质地:大胆玩色与多维光泽
妆容的创意表达空间越来越大。
- “多巴胺”色彩延续:高饱和度、明亮活泼的颜色(如亮粉、荧光绿、电光蓝)在眼妆和唇妆上持续流行,带来快乐和能量感。
- “龙胆紫”与“巧克力棕”:作为“多巴胺”色彩的进阶版,这些更高级、更富有个性的色彩成为新的流行色,龙胆紫神秘优雅,巧克力棕温暖知性。
- 光泽感是核心:
- 高光回归:不再是局部点缀,而是大面积使用,打造水光肌、玻璃肌的妆效。
- 液体/奶油状眼影:质地细腻,显色度高,带有珠光或金属光泽,是眼妆的主流。
- 光泽感唇釉:玻璃唇、镜面唇效果非常流行,让嘴唇看起来饱满水润。
- “无眼影”眼妆:这是一种高级的技巧,通过使用同色系但不同质地的眼影(如哑光打底+珠光点缀),或者直接用眼线笔和睫毛膏来塑造眼部轮廓,打造自然深邃但又不会“妆感过重”的眼妆。
眉妆与面部轮廓:自然野生眉与立体光影
眉妆和修容依然是打造精致妆容的关键。
- 野生眉/绒毛感眉:追求自然、根根分明、略带凌乱感的眉毛,重点是使用眉笔或眉粉填补空隙,而不是画一条死板的线,染眉膏也流行使用透明的来定型。
- 精准修容:告别“脏脏的”修容,转而使用更细腻、更贴近肤色的修容产品,精准地打造面部轮廓,让五官更立体,而不是显脏。
- 氛围感腮红:腮红不再局限于苹果肌,流行的画法包括:
- “晒伤妆”腮红:在颧骨、鼻梁、眼周轻轻扫上,像被阳光晒出的自然红晕。
- “泪沟妆”腮红:在眼下三角区扫上浅粉色或橘色,起到提亮和修饰泪沟的作用。
化妆的最新动态可以概括为:“由繁入简,内外兼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简”:在妆面上追求自然、无瑕的“素颜感”;在产品选择上追求精简、多功能。
- “修”:彩妆产品越来越注重护肤功效,实现“边化妆边养肤”。
- “科技”:AI和AR技术让化妆变得更智能、更个性化。
- “个性”:在色彩和风格上,鼓励大胆尝试,表达个人独特的审美和情绪。
无论潮流如何变化,最终的目标都是让消费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能带来愉悦感和自信的妆容方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