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上会痒是一个非常普遍但又很复杂的现象,它不仅仅是皮肤表面的感觉,而是我们身体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痒是一种“不愉快的、想要抓挠的皮肤感觉”,在医学上被称为瘙痒,它和痛觉都属于人体的保护性感觉,但作用机制和感受完全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下面我们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释人为什么会痒:
痒的“报警”机制:为什么我们需要痒?
痒是身体的一种防御和预警系统。
- 驱赶有害物:当蚊子、蚂蚁、小虫子等爬到我们皮肤上时,痒的感觉会立刻提醒我们去抓挠,从而把这些潜在的威胁赶走。
- 提醒损伤:当皮肤被轻微划伤、接触刺激性物质或开始干燥脱水时,痒的感觉会促使我们去注意和处理这些潜在的伤害,防止情况恶化。
从这个角度看,痒是身体在说:“嘿,这里有点不对劲,快看看!”
痒的“开关”:为什么会突然痒起来?
痒的感觉是由我们皮肤下的“痒觉感受器”被激活而产生的,这些感受器是特定的神经末梢,当它们接收到某些“信号”时,就会向大脑发送“痒了!”的信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些“信号”可以分为两大类:
皮肤本身的“内因” (来自身体内部)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问题出在皮肤本身或身体内部。
- 皮肤干燥:这是最普遍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干燥的季节、老年人、频繁洗澡或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后,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被破坏,角质层水分流失,会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引起全身或局部(如小腿、手臂)的瘙痒。
- 皮肤病:这是引起瘙痒的“大户”。
- 湿疹/特应性皮炎:最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与过敏和免疫系统有关。
- 荨麻疹(风团):过敏反应,皮肤上会突然出现红色、发痒的包块,来得快去得也快。
- 接触性皮炎:皮肤接触到某些刺激物(如植物、金属、化妆品)或过敏原后产生的炎症反应。
- 银屑病(牛皮癣):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肤细胞增生过快,形成红斑和鳞屑,伴有剧烈瘙痒。
- 真菌感染:如足癣(脚气)、股癣等,真菌的代谢产物会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 虫咬皮炎:蚊子、跳蚤、螨虫等叮咬后,其唾液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红肿和瘙痒。
- 其他系统性疾病:痒是身体内部其他疾病的“信号灯”。
- 肝脏疾病:如胆汁淤积,胆盐会沉积在皮肤里,引起难以忍受的全身性瘙痒,尤其是在夜间。
- 肾脏疾病:肾功能不全导致体内毒素(如尿素)无法排出,也会引起皮肤瘙痒。
-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减都可能伴有皮肤干燥和瘙痒。
-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和神经病变,引起瘙痒。
- 血液系统疾病:如某些类型的贫血、淋巴瘤等。
- 怀孕: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妊娠瘙痒,尤其是腹部。
来自外界的“外因” (来自外部环境)
- 物理刺激:
- 划痕痒:用指甲轻轻划过皮肤,会激起一条红色的“痒痕”,这是因为轻微的损伤激活了神经纤维。
- 温度变化:热水澡后、天气突然变冷变热、运动出汗后,都可能因皮肤血管扩张或干燥而引起瘙痒。
- 压力和情绪: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时,大脑会释放某些化学物质,降低痒的阈值,让人更容易感到痒,甚至出现“心因性瘙痒”。
- 化学刺激:
- 过敏原:花粉、尘螨、动物皮屑、某些食物(如海鲜、芒果)等。
- 刺激物:劣质化妆品、洗涤剂、某些植物(如漆树)的汁液等。
- 生物刺激:
- 昆虫叮咬:如上文提到的蚊子、跳蚤、螨虫等。
- 寄生虫感染:如疥疮,由疥螨寄生引起,夜间瘙痒剧烈。
痒的“传递”过程:信号是如何到大脑的?
- 激活:上述的内外因素刺激了皮肤下的“痒觉感受器”(主要是C神经纤维)。
- 传递:感受器被激活后,产生电信号,通过神经纤维像电线一样,沿着脊髓传递到大脑。
- 解读:信号到达大脑的特定区域(主要是体感皮层和边缘系统),大脑接收到信号后,将其“翻译”和“解读”为“痒”的感觉,并产生“想抓挠”的欲望。
关于痒的几个有趣事实
- 痒会“传染”:看到别人挠痒,或者听到别人说痒,自己也可能感到痒,这涉及到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让我们能共情他人的感受。
- 抓挠的“双刃剑”:
- 短期有效:抓挠可以轻微地刺激痛觉感受器,而轻微的痛感可以暂时“盖过”痒感,同时释放让人感觉愉悦的内啡肽。
- 长期有害:抓挠会损伤皮肤屏障,释放更多的组胺等致痒物质,形成“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的恶性循环,甚至导致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感染。
- 痒和痛的关系:轻微的刺激可能是痒,但如果刺激强度增加,就会变成痛,用羽毛轻轻划是痒,用针扎一下就是痛。
总结一下
人身上痒,就像是身体的一个“烟雾报警器”,它可能只是因为皮肤干燥(厨房有点油烟),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真正的火灾)发出的信号。
如何应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短期、轻度瘙痒:首先尝试保湿(使用温和的润肤露)、冷敷(降低神经敏感度)、避免搔抓,剪短指甲,以拍打代替抓挠。
- 长期、反复或剧烈瘙痒:不要自行用药,尤其是含激素的药膏。及时就医!去看皮肤科医生,找出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