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黑色素细胞的“罢工”与“消失”
最根本的原因是头发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功能衰退或消失,我们的头发之所以是黑色的,是因为毛囊底部的黑色素细胞会合成并输送黑色素颗粒到头发中,当这些细胞出了问题,头发就无法获得色素,新长出来的头发就是白色的。
导致黑色素细胞出问题的具体因素
生理性因素(自然衰老)
这是最常见、最无法避免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机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新陈代谢会变慢,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活性会逐渐降低,数量也会减少,就像皮肤会长皱纹、器官功能会衰退一样,头发变白是身体自然衰老的一个正常表现。
- 时间点:亚洲人出现白发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40岁以上的人超过一半都会有白发,这个过程因人而异,有的人20多岁就有“少白头”,而有的人到了60岁头发依然乌黑。
遗传因素(基因决定)
“少白头”很大程度上是“天注定”的。
- 机制:基因决定了你的毛囊黑色素细胞的“寿命”和“工作强度”,如果你的直系亲属(父母、祖父母)有早年白发的经历,那么你出现类似情况的概率会非常高,这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精神压力与情绪因素
这是现代人非常关注的一个原因,尤其是“一夜白头”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压力确实会催生白发。
- 机制: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导致身体释放大量的应激激素(如皮质醇),这些激素会攻击并破坏毛囊中的黑色素干细胞(Melanocyte Stem Cells, McSCs),这些干细胞是黑色素细胞的“后备军”,一旦它们被耗尽或破坏,就无法再生成新的黑色素细胞,头发自然就白了。
- 关键发现:2025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在老鼠身上证实了这一点,发现压力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这些干细胞迅速耗尽。
营养不良因素
头发的健康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合成黑色素也需要特定的“原料”。
- 缺乏的关键营养素:
- 维生素B群:特别是维生素B12、B7(生物素)、B9(叶酸)等,它们在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色素合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 矿物质:
- 铜:是合成黑色素过程中关键的辅因子,没有铜,黑色素就无法形成。
- 铁:缺铁性贫血会影响毛囊的营养供应,可能导致脱发和白发。
- 锌:参与蛋白质合成和细胞修复,对毛囊健康至关重要。
- 蛋白质:头发本身就是由角蛋白构成的,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整体头发的健康。
疾病因素(病理性白发)
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白发过早或过快地出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甲状腺功能异常:无论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还是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都会影响新陈代谢和激素水平,可能导致白发。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斑秃等,免疫系统可能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的黑色素细胞。
- 脑垂体功能减退:影响多种激素的分泌,可能影响色素代谢。
- 早衰综合征:如沃纳综合征,患者会表现出过早衰老的症状,包括早年白发。
不良生活习惯
- 吸烟:研究表明,吸烟者出现白发的年龄比不吸烟者早,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氧化应激,从而损伤黑色素细胞。
-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修复和新陈代谢,加剧毛囊的衰老。
白发通常从哪里开始?
你提到“头顶”长白-发,这其实很有代表性,白发的出现顺序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 鬓角(最常见的起始点):最先从两鬓开始变白,这通常与遗传和压力关系最大。
- 头顶:头顶是头皮血供相对集中的区域,但也是毛囊活动频繁的地方,如果存在营养不均、压力过大或遗传因素,头顶的白发会非常明显。
- 前额发际线:俗称“刘海”,这个区域也容易较早出现白发。
总结与建议
头顶长白发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年龄、基因、生活方式、营养状况和精神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你对自己的白发感到困扰,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调整心态,缓解压力:这是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步,通过运动、冥想、听音乐、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 均衡饮食,补充营养:确保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新鲜蔬果和坚果,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B族维生素、铜、铁、锌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坚果、动物肝脏、贝类等。
- 保证充足睡眠: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修复。
- 戒烟限酒:减少对身体的额外伤害。
- 寻求专业帮助:
- 如果白发出现得过早(如20岁前就非常明显)或速度过快,建议咨询皮肤科医生,排除潜在的甲状腺疾病或自身免疫病。
- 如果伴有脱发、头晕、乏力等其他症状,也应及早就医。
请正确看待白发。 在现代社会,白发有时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时尚和阅历的象征,与其过度焦虑,不如接受它,并把它看作是提醒自己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一个信号。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