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些原因,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应对建议。
核心原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可以把我们的皮肤想象成一道“城墙”,健康的皮肤屏障能有效锁住水分、抵御外界刺激物和过敏原,而湿疹患者的这堵“城墙”天生就存在缺陷,或者后天受损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结构问题:皮肤中的“水泥”(主要是丝聚蛋白Filaggrin)分泌不足或功能异常,导致角质细胞之间的连接不紧密,墙缝很大。
- 后果:
- 锁不住水:水分流失加快,皮肤变得干燥、粗糙、脱屑。
- 挡不住刺激:外界的过敏原、细菌、化学物质等更容易穿透皮肤,引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导致炎症和瘙痒。
内在因素(个体原因)
遗传过敏体质(特应性体质)
这是湿疹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如果父母一方有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或哮喘(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孩子患上湿疹的风险会显著增高,这种体质决定了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反应更激烈,即“过敏倾向”。
免疫系统功能紊乱
湿疹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一种“过度敏感”的状态,它会把一些本不该引起强烈反应的物质(如尘螨、花粉等)当成“敌人”,从而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瘙痒、渗出等典型的湿疹症状。
外在诱因(环境和生活因素)
这些因素通常是“导火索”,会诱发或加重湿疹的发作。
环境因素
- 过敏原:
- 尘螨:床垫、枕头、地毯、毛绒玩具中的尘螨是常见的室内过敏原。
- 花粉、霉菌:室外环境中的常见过敏原。
- 动物皮屑:猫、狗等宠物的皮屑、唾液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 刺激物:
- 化学物质:肥皂、洗衣液、洗洁精、消毒液、化妆品中的香精、防腐剂等。
- 物理摩擦:粗糙的衣物(如羊毛、化纤)、过紧的衣物摩擦皮肤。
- 环境变化:季节交替、空气干燥、炎热、出汗多等。
- 微生物感染:
- 金黄色葡萄球菌:湿疹患者的皮肤上,这种细菌的定植数量远高于常人,它们会分泌毒素,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炎症和瘙痒,形成“瘙痒-搔抓-更痒”的恶性循环。
生活方式与饮食
- 压力与情绪: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睡眠不足等,会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 axis 轴影响免疫系统,导致湿疹发作或加重。
- 饮食因素:
- 对于婴幼儿:食物过敏是诱发或加重湿疹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小麦、鱼虾等。
- 对于成人:食物诱发湿疹的情况相对少见,但如果明确某种食物会让自己“发痒”,就应该避免,需要强调的是,不要盲目忌口,以免导致营养不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湿疹的典型表现和好发部位
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判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主要症状:剧烈瘙痒、皮肤干燥、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皮肤增厚(苔藓样变)。
- 好发部位(因年龄而异):
- 婴幼儿:主要在面部、头皮、四肢伸侧,常因搔抓导致渗出和结痂。
- 儿童和成人:常在肘窝、腘窝(膝盖后方)、颈部、手腕、脚踝等部位,皮肤会因长期搔抓而变得粗糙、增厚、颜色加深。
总结与建议
湿疹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遗传、免疫)决定了你是否容易得湿疹,而外因(环境、刺激物、压力)决定了湿疹何时发作以及有多严重。
您可以尝试的自我管理方法:
-
修复皮肤屏障(最核心):
- 保湿!保湿!保湿!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每天至少使用2-3次无香料、无刺激的润肤霜(霜或膏比乳液更锁水),尤其是在洗完澡后3分钟内,趁皮肤还微湿时涂抹效果最好。
-
避免刺激和过敏原:
- 衣物:选择纯棉、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羊毛、化纤直接接触皮肤。
- 洗涤: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洗衣液,并确保彻底漂洗干净,可以多漂洗一次。
- 环境:保持室内凉爽、通风,湿度适宜,勤换床单被套,减少尘螨。
-
温和清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使用温水(不要过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
- 使用温和、无皂基的沐浴露或清水清洁。
-
管理情绪和压力:
通过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保证充足睡眠。
-
科学饮食:
均衡营养,除非有明确证据表明某种食物是诱因,否则不必盲目忌口。
何时必须去看医生?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 自我护理后,湿疹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 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 皮肤出现大面积渗液、流黄水、或出现发烧等感染迹象。
- 婴幼儿湿疹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外用药物(如激素药膏、非激素药膏、抗生素药膏)和/或口服药物(如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等)来控制炎症和瘙痒。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湿疹,并有效管理它!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