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虑任何药物之前,最重要的一步是:咨询专业的皮肤科医生! 医生会通过问诊、视诊,必要时进行血液检查或皮肤镜检查,来诊断您脱发的根本原因。
以下是根据不同脱发类型,医生可能会开具的药物,供您参考和了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针对最常见的“雄激素性脱发”(也叫脂溢性脱发、男性型/女性型脱发)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脱发,与遗传和雄激素(特别是二氢睾酮DHT)有关,治疗目标是控制脱发进程,促进头发再生。
西药处方药 (需医生指导)
口服药 (主要针对男性,部分也用于女性)
-
非那雄胺
- 作用机制: 抑制5α-还原酶,减少头皮中DHT的生成,从而解除DHT对毛囊的“攻击”,让细小的毛囊重新变粗,长出健康的头发。
- 适用人群: 男性雄激素性脱发。
- 注意事项:
- 处方药,需医生开具。
- 有严格的禁忌症: 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女性绝对禁止接触此药,因为可能影响胎儿生殖器发育。
- 需长期服用(通常至少4-6个月才能看到初步效果),一旦停药,效果会逐渐消失。
- 少数男性可能会出现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副作用,但发生率不高且多数在停药后可逆。
-
螺内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用机制: 一种保钾利尿剂,能竞争性地对抗雄激素对毛囊的作用。
- 适用人群: 主要用于治疗女性雄激素性脱发,也可用于不适用非那雄胺的男性。
- 注意事项:
- 处方药,需医生开具。
- 可能引起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副作用,需要医生严密监控。
- 需定期监测血钾水平。
外用药 (男女通用)
- 米诺地尔
- 作用机制: 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认为它能刺激头皮血液循环,延长毛囊的生长期,使萎缩的毛囊重新进入生长期。
- 适用人群: 男女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等多种类型的脱发。
- 注意事项:
- 非处方药,但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有不同浓度:男性常用5%,女性常用2%或5%(部分国家女性可用5%)。
- 需要长期、坚持每天使用,通常3-6个月开始起效,一年左右效果最明显。
- 初期狂脱期: 使用初期(2-8周)可能会出现暂时性脱发增多,这是正常现象,说明药物正在将不健康的头发“推”掉,为新生头发腾出空间。
- 停用后,新长出的头发会逐渐脱落,效果可逆。
针对其他类型的脱发
对于其他类型的脱发,治疗的重点是去除诱因,而非直接生发。
斑秃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毛囊,导致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斑块。
- 治疗药物:
- 外用强效皮质类固醇激素: 控制局部炎症,抑制免疫反应。
- 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 对于小面积斑秃效果较好。
- 米诺地尔: 也常作为辅助治疗,刺激毛囊再生。
- JAK抑制剂: 这是近年来治疗斑秃的新药(如鲁索替尼乳膏、巴瑞替尼片),通过抑制免疫信号通路来治疗,效果显著,但价格昂贵且为处方药。
- 对于严重的、全秃或普秃: 可能需要使用系统性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需风湿免疫科和皮肤科医生共同管理。
弥漫性休止期脱发
通常由巨大压力、分娩、手术、快速减肥、营养不良、疾病或某些药物引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治疗策略:
- 核心是找到并去除诱因。
- 补充营养: 如果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或锌缺乏,医生会建议补充铁剂或锌剂。
- 调整生活方式: 保证充足睡眠、减轻压力、均衡饮食。
- 通常在去除诱因后3-6个月,头发会自行恢复生长。
营养性脱发
由于缺乏某些关键营养素导致。
- 治疗策略:
- 针对性补充:
- 铁蛋白: 如果铁蛋白水平低(即使血红蛋白正常),也需要补充铁剂。
- 锌、生物素(维生素B7)、维生素D、蛋白质等。
- 强调: 不要盲目大量补充维生素,过量反而有害。务必通过血液检查确认缺乏后再补充。
- 针对性补充:
总结与建议
- 先诊断,后用药: 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明确脱发类型是治疗成功的第一步。
- 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是核心,但结合生活方式调整效果更佳。
- 饮食: 保证蛋白质(鱼、肉、蛋、豆制品)、铁、锌、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多吃黑芝麻、核桃等坚果作为零食。
- 作息: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因为头发生长多在夜间进行。
- 情绪: 学会管理压力,长期焦虑、抑郁会加重脱发。
- 护发: 温和洗护,避免频繁烫染,使用宽齿梳梳理,减少物理拉扯。
- 耐心与坚持: 无论是米诺地尔还是非那雄胺,都需要至少4-6个月才能看到初步效果,一年左右效果才稳定,脱发治疗是一场“持久战”,不能半途而废。
- 警惕“神药”: 市场上有很多号称“生发奇迹”的保健品或洗发水,其效果往往缺乏科学依据,请谨慎选择。
最后再次强调,请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切勿自行购买处方药服用。 祝您早日改善脱发问题!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