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煲汤是非常好的养生方式,可以帮助补充流失的营养、缓解不适、温暖身体,选择合适的汤品,关键在于温补、活血、补血、祛寒。
下面为您推荐几类经典又有效的经期汤品,并附上简单的做法,您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喜好来选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补血养气类(适合经量偏多、面色苍白、容易疲劳的女性)
这类汤品主要针对经期失血造成的气血亏虚,帮助身体快速恢复元气。
红枣桂圆乌鸡汤
- 功效:补气养血,安神解郁,乌鸡是“黑发、养颜、补血”的佳品,搭配红枣和桂圆,效果加倍。
- 材料:乌鸡半只、红枣10颗、桂圆干15克、枸杞一小撮、生姜3片。
- 做法:
- 乌鸡斩块,冷水下锅,加姜片和料酒焯水去腥,捞出洗净。
- 将乌鸡、红枣、桂圆、姜片放入砂锅或汤锅中,加入足量清水。
-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5-2小时。
- 出锅前10分钟加入枸杞,加盐调味即可。
- 小贴士:桂圆偏温热,如果容易上火,可以减少用量或只放红枣。
黄芪当归排骨汤
- 功效:经典的“当归补血汤”升级版,能显著提升气血,改善手脚冰凉、头晕乏力。
- 材料:猪排骨500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红枣5颗、枸杞一小撮、生姜3片。
- 做法:
- 排骨焯水洗净。
- 将所有材料(除枸杞外)放入砂锅,加足量清水。
- 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炖1.5小时。
- 出锅前10分钟加入枸杞,加盐调味。
- 小贴士:当归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可能有滑胎风险,孕妇禁用。
活血调经类(适合经血有血块、小腹冷痛、经血颜色暗沉的女性)
这类汤品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因血瘀引起的痛经。
山楂红枣红糖水
-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缓解痛经,这是非常经典且有效的“暖宫汤”。
- 材料:干山楂15克、红枣10颗、生姜3片、红糖30克。
- 做法:
- 山楂、红枣、生姜用清水洗净。
- 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约1升清水。
-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30分钟,让味道充分融合。
- 最后加入红糖,搅拌至融化即可趁热饮用。
- 小贴士:这个偏方性质较温,如果月经量正常或偏多,在月经量最大的那两天可以暂停饮用。
益母草鸡蛋汤
- 功效:调经活血,利尿消肿,对缓解痛经、月经不调有很好的帮助。
- 材料:益母草20克、鸡蛋2个、红糖或盐适量。
- 做法:
- 益母草洗净,放入砂锅中,加1碗水(约500ml)煎煮20分钟,滤出药汁。
- 将药汁重新倒回锅中,打入鸡蛋,煮熟。
- 根据口味加红糖(补血)或盐(补充电解质)调味即可。
- 小贴士:益母草有轻微的收缩子宫作用,经期中后期饮用效果更佳。
健脾祛湿类(适合经期水肿、消化不良、身体沉重感强的女性)
脾主运化,经期气血不足时,运化水湿的能力会下降,导致水肿,健脾祛湿能让你感觉更轻松。
山药排骨汤
- 功效:健脾益气,补肾固精,山药能温和地调理脾胃,缓解经期疲劳和食欲不振。
- 材料:铁棍山药1根、猪排骨500克、枸杞一小撮、生姜3片、盐适量。
- 做法:
- 排骨焯水洗净。
- 山药去皮(注意:山药黏液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建议戴手套),切滚刀块。
- 将排骨、姜片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炖40分钟。
- 加入山药块和枸杞,继续炖15-20分钟,直到山药软糯。
- 出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 小贴士:铁棍山药比普通山药更粉糯,口感更好。
红豆薏米汤
- 功效:利水消肿,清热祛湿,对经期水肿、皮肤冒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 材料:红豆50克、炒过的薏米50克(生薏米性寒,经期一定要用炒过的薏米)、冰糖或红糖适量。
- 做法:
- 红豆和炒薏米提前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或过夜),更容易煮烂。
-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
-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5-2小时,直到豆子软烂开花。
- 根据口味加入冰糖或红糖调味。
- 小贴士:一定要用炒薏米,可以中和其寒性,如果手脚冰凉严重,可以加几片生姜同煮。
经期煲汤的通用小贴士
- 材料选择:多选用性温的食材,如鸡肉、牛肉、红枣、桂圆、生姜、红糖等,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如苦瓜、冬瓜、螃蟹、冷饮等。
- 调味宜清淡:汤里不宜放太多盐,过咸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可以适当用少量胡椒粉或姜来提味驱寒。
- 温热食用:所有汤品都要趁热喝,温度过低或冰镇的汤会刺激子宫,加重不适。
- 不宜过油腻:经期消化功能会减弱,汤品不宜过于油腻,以免引起腹胀。
- 倾听身体的声音: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如果喝了某款汤感觉不适(如上火、经量突然增多),应立即停止。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您度过一个舒适、温暖的经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