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意思
“脱妆”是一个化妆领域的术语,指的是脸上的化妆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各种原因(如出油、出汗、摩擦等)而出现斑驳、浮粉、掉色、结块等现象,导致妆容不再完整、均匀,看起来脏兮兮或斑驳陆离的状态。
就是“妆花掉了”或“妆脱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脱妆的具体表现
脱妆不是单一现象,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的有:
- 斑驳: 这是最常见的脱妆,底妆(粉底、BB霜等)在某些地方结成一块一块的,像墙皮一样剥落,露出底下皮肤的颜色,看起来非常不自然。
- 浮粉: 粉底没有和皮肤很好地融合,而是浮在皮肤表面,尤其是在干燥或有细纹的地方,能看到一层白色的粉感,显得皮肤很假面。
- 暗沉: 刚上妆时皮肤看起来透亮,但过一段时间后,底妆氧化或与皮肤油脂混合,导致整体肤色变得暗黄、灰暗,失去了光泽。
- 卡粉/积线: 粉底积聚在皮肤的干纹、细纹、毛孔或法令纹里,形成一道道或一条条的“纹路”,让皮肤看起来更粗糙、更显老。
- 掉色: 主要针对口红和腮红,嘴唇上的颜色吃完饭或喝水后只剩下边缘一圈,中间颜色掉了;腮红则变得不均匀,颜色变淡。
- 晕染: 眼影、眼线、眉笔的颜色因为出汗或出油而模糊,界限不清,甚至晕染到眼皮、眼角或脸颊上,造成“熊猫眼”或“脏脏”的效果。
- 融妆: 这通常发生在T区(额头、鼻子)等容易出油的部位,粉底和皮肤分泌的油脂混合在一起,变成一块一块的油光,看起来油乎乎的。
导致脱妆的主要原因
了解原因才能更好地预防,脱妆通常由以下一个或多个因素共同导致:
- 皮肤出油出汗: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皮肤分泌的油脂和汗水会溶解底妆,使其失去附着力,从而导致脱妆。
- 皮肤状态不佳: 皮肤干燥起皮、缺水,会导致粉底无法均匀上妆,容易浮粉和卡粉。
- 底妆产品不合适: 选择过于厚重、不适合自己肤质的粉底,或者持久力差的产品,都更容易脱妆。
- 上妆手法不当: 没有做好妆前保湿、妆前打底,或者粉扑/刷子工具使用不当,都会影响底妆的服帖度。
- 环境因素: 高温、潮湿的天气会加速出油出汗;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皮肤干燥也容易导致卡粉。
- 外力摩擦: 经常用手摸脸、戴口罩、用纸巾擦汗等行为,都会物理性地蹭掉脸上的妆。
如何预防和补救脱妆?
预防措施(妆前和妆中):
- 做好妆前护肤: 特别是保湿!使用保湿精华和面霜,让皮肤喝饱水,是防止卡粉浮粉的关键。
- 使用妆前乳: 根据需求选择控油、保湿或平滑毛孔的妆前乳,能大大提升底妆的持久度。
- 分区上妆: T区容易出油,可以先用控油妆前乳;两颊偏干,可以用保湿妆前乳。
- 选择合适的粉底: 油性皮肤选择哑光或持妆型粉底;干性皮肤选择滋润或光泽型粉底。
- 工具和手法: 使用湿润的美妆蛋拍打上妆,能让粉底更服帖,少量多次是原则。
- 定妆: 上完底妆后,用散粉或粉饼进行定妆,这是防止脱妆最重要的一步,油性皮肤可以重点定妆T区。
补救措施(妆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吸油纸按压: 如果只是油光,先用吸油纸轻轻按压掉多余油脂,不要来回摩擦。
- 补妆:
- 油皮: 可以用纸巾轻轻压一下脱妆部位,然后用散粉刷蘸取少量散粉补妆。
- 干皮/斑驳严重: 可以用粉扑或海绵蘸取少量粉底液或遮瑕膏,轻轻拍在斑驳处,最后再扫一层透明散粉定妆。
- 口红补妆: 先用纸巾抿掉掉色的部分,再重新涂上口红,或者先用唇线笔勾勒唇形,再填色,会更持久。
“脱妆”是每个化妆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关键在于通过正确的护肤、合适的产品和精细的技巧来最大限度地预防,并学会快速有效地补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