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瘙痒症?
瘙痒症,在医学上更准确的名称是瘙痒,它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被定义为一种能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的感觉,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就是“痒”,但这种“痒”可能非常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失眠、焦虑、情绪波动,甚至因搔抓而引发皮肤感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瘙痒症的分类
为了更好地理解,医生通常将瘙痒症分为两大类:
皮肤源性瘙痒症
这是最常见的一类,瘙痒的感觉直接来源于皮肤本身,原因通常是:
- 皮肤干燥: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尤其在老年人中,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水分流失,容易引起瘙痒。
- 皮肤病:
- 湿疹:如特应性皮炎(俗称“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过敏反应,表现为红色风团,剧烈瘙痒。
- 银屑病:即“牛皮癣”,皮肤上出现红斑和鳞屑,常伴有瘙痒。
- 真菌感染:如足癣(脚气)、股癣等。
- 疥疮:由疥螨引起,夜间瘙痒尤为剧烈。
- 虫咬皮炎:蚊虫、螨虫等叮咬后引起的瘙痒。
- 物理性因素:
- 日光性瘙痒:晒太阳后引起。
- 寒冷性瘙痒:天气寒冷时诱发。
- 胆汁性瘙痒:胆汁酸刺激皮肤引起,常与肝胆疾病有关。
- 水源性瘙痒:接触水后诱发。
- 老年性瘙痒:与皮肤自然老化、皮脂腺分泌减少有关,常见于小腿和背部。
系统性/全身性瘙痒症
这类瘙痒的根源不在皮肤,而是由身体内部的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皮肤本身可能看起来是正常的,但就是感觉痒。
- 肝胆疾病:
- 胆汁淤积:这是引起全身性瘙痒的常见原因,当肝胆系统出现问题时(如肝炎、肝硬化、胆管阻塞),胆汁酸无法正常排出,会在体内积聚并沉积在皮肤上,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这种瘙痒通常在夜间加重。
- 肾脏疾病:
-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体内代谢废物(如尿素)无法排出,会沉积在皮肤上,引起“尿毒症性瘙痒”。
- 内分泌疾病:
-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都可能引起皮肤瘙痒。
- 糖尿病:可能引起皮肤干燥或神经病变,导致瘙痒。
- 妊娠期瘙痒: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也可能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信号,需要警惕。
- 血液系统疾病: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缺铁性贫血、淋巴瘤等血液病也可能伴有全身性瘙痒。
- 恶性肿瘤:
某些癌症,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可能在早期就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顽固性瘙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神经系统疾病:
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性硬化症等,可能引起感觉异常,包括瘙痒。
- 精神心理因素:
严重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可以诱发或加重瘙痒,形成“越痒越抓,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
瘙痒症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
诊断的关键在于寻找病因。
- 详细问诊:医生会询问瘙痒的部位、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是否夜间加重、是否与温度有关、搔抓后是否更痒等)、个人病史、家族史等。
- 体格检查:检查皮肤是否有皮疹、抓痕、血痂、苔藓样变(因长期搔抓导致的皮肤增厚粗糙)等。
- 辅助检查:
- 皮肤科检查:如果怀疑皮肤病,可能会做皮肤镜检查或取皮肤活检。
- 血液检查:如果怀疑系统性疾病,会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
- 其他检查:根据初步判断,可能需要进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
治疗
治疗的核心是“对因治疗”,同时辅以“对症治疗”来缓解症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基础治疗(无论何种原因都适用):
- 保湿: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润肤霜,每天多次涂抹,修复皮肤屏障。
- 避免搔抓:剪短指甲,夜间可戴手套,搔抓会进一步损伤皮肤,加重炎症和瘙痒。
- 冷敷: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瘙痒部位,可以暂时缓解瘙痒感。
-
针对病因的治疗:
- 皮肤源性:治疗湿疹、荨麻疹等原发皮肤病,使用相应的药膏(如激素药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或口服抗组胺药。
- 系统性:治疗肝胆、肾脏等原发疾病,对于胆汁淤积引起的瘙痒,可能需要使用消胆胺、利福平等药物。
-
对症治疗(缓解瘙痒本身):
- 外用药物:
- 炉甘石洗剂:有收敛、止痒作用,适合急性瘙痒。
- 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乳膏,能暂时麻痹神经末梢。
- 清凉剂:如含薄荷、樟脑的制剂,通过清凉感分散对瘙痒的注意力。
- 口服药物:
- 抗组胺药:这是最常用的止痒药,尤其对荨麻疹和过敏引起的瘙痒效果好,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有镇静作用,第二代(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则无。
- 其他止痒药: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对神经病理性瘙痒(如带状疱疹后遗痒)效果好。
- 特定药物:对于胆汁淤积引起的顽固性瘙痒,可能需要使用特定药物如纳曲酮。
- 外用药物:
瘙痒症是一个复杂的症状,既可以是轻微的皮肤干燥,也可能是严重内脏疾病的“警报信号”。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不退的、或伴有其他症状(如黄疸、体重下降、尿色变深等)的严重瘙痒,一定要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的诊断,而不是简单地自己买药膏涂抹。 找到根本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