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医学技术非常发达,有很多种类的手术都可以通过“不开刀”的方式来完成,这些技术通常被称为微创手术或介入治疗。
它们的核心特点是:利用人体天然的孔道(如口腔、鼻腔、肛门、尿道)或在体表开一个或几个非常小的切口(几毫米到几厘米),借助特殊的器械、内窥镜(如腹腔镜、宫腔镜、关节镜)或影像设备的引导,来完成过去需要大开刀才能完成的操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不用开刀的手术/治疗方式,按分类和具体例子来说明:
腔镜手术(通过小孔进入体腔)
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微创手术”,通过在体表打几个“钥匙孔”大小的孔,将摄像头和精细器械伸入体内进行操作。
-
腹腔镜手术:通过在腹部打几个小孔进行。
- 胆囊切除术:切除病变的胆囊,是腹腔镜手术最经典的例子。
- 阑尾切除术:切除发炎的阑尾。
- 疝气修补术:修补腹壁的薄弱区域。
- 胃结直肠手术:用于治疗胃、肠道等部位的肿瘤、息肉等。
- 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用于妇科疾病。
-
宫腔镜手术:通过阴道和宫颈进入子宫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切除子宫内的息肉。
- 子宫黏膜下肌瘤剔除术:剔除向宫腔内突出的肌瘤。
- 宫腔粘连分离术:分离粘在一起的子宫壁。
-
关节镜手术:在关节周围打小孔。
- 膝关节半月板修复/切除术:治疗运动损伤导致的半月板问题。
- 肩关节肩袖修补术:修复肩关节周围的肌腱损伤。
- 交叉韧带重建术:修复膝关节的交叉韧带。
-
胸腔镜手术:通过在胸壁打小孔进入胸腔。
- 肺大疱切除术:切除导致自发性气胸的肺大疱。
- 纵隔肿瘤切除术:切除纵隔内的肿瘤。
- 部分肺叶切除术:用于早期肺癌的治疗。
介入治疗(通过血管或自然腔道进入)
介入治疗是放射科医生在影像设备(如X光、CT、超声)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等器械进行的治疗。
-
血管介入治疗:通过穿刺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或手腕的桡动脉,将导管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心脏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
- 动脉瘤栓塞术:用弹簧圈等材料填堵血管瘤,防止其破裂。
- 血栓抽吸/溶栓术:急性心梗或脑梗时,开通堵塞的血管。
- 肿瘤栓塞化疗术:将化疗药物直接送到肿瘤供血血管,同时栓塞肿瘤血管。
-
非血管介入治疗:
- 射频/微波消融术:用一根“烧红的”针(射频针)或微波天线,在影像引导下刺入肿瘤(如肝癌、甲状腺结节、肾癌),通过高温“烧死”肿瘤组织。
- 冷冻消融术:通过极低温(-140℃)冷冻并摧毁肿瘤。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向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来稳定。
- 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通过口腔将内镜送至十二指肠,从胆管开口插入导管,治疗胆总管结石、胆道梗阻等。
内镜下治疗(通过自然腔道)
主要指消化道的内镜治疗,病人只需“吞”下一根软管。
- 胃镜/肠镜下治疗:
- 胃肠道息肉切除术:用圈套器或电刀直接切除息肉。
- 早期消化道癌黏膜剥离术:对于非常早期的癌变,在内镜下将病变黏膜完整剥离,保留了器官。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术:治疗肝硬化导致的消化道大出血。
- ERCP(见上文)。
其他物理能量消融治疗
这类治疗甚至不需要将器械完全植入体内,而是通过体表传递能量来“烧死”病变组织。
- 高强度聚焦超声:像放大镜聚焦太阳光一样,将体外的高能超声波精准聚焦到体内的肿瘤(如子宫肌瘤、肝癌、前列腺癌)上,瞬间产生高温将其摧毁,对周围组织影响很小。
- 激光消融:通过穿刺针将光纤导入肿瘤,利用激光能量进行消融。
不开刀手术的巨大优势
- 创伤小:只有几个小孔或一个穿刺点,没有大的手术切口。
- 疼痛轻:术后疼痛感大大减轻,对麻醉要求也较低。
- 恢复快:通常术后1-3天即可下床,住院时间短,甚至可以“日间手术”(当天手术当天出院)。
- 疤痕小:体表留下的疤痕非常小,甚至看不出来。
- 并发症少:对腹腔、胸腔等脏器的干扰小,术后感染、粘连等风险降低。
重要提示:虽然微创手术优势明显,但并非所有疾病都适用,是否适合进行微创手术,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变位置、大小、身体状况以及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来综合判断。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