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周公”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富有文化内涵的中文成语,它的意思是睡觉、做梦,通常特指白天打瞌睡或小憩。
这个说法的源头非常深远,源于中国历史上两位伟大的圣人:周公和孔子。

核心来源:孔子与周公
要理解“梦周公”,我们需要了解两个关键人物:
-
周公(姬旦):他是周朝的开国元勋,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被后世尊为“元圣”,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孔子对他极为推崇,认为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是完美无瑕的治理典范。
-
孔子(孔丘):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毕生致力于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典故的诞生:

这个说法出自《论语·述而》篇中的一段著名记载: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孔子说:“我衰老得太厉害了!我已经很久没有再梦见周公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含义的演变
孔子这句话的背景是,他年老体衰,感觉自己恢复周礼的理想越来越遥远,因此连在梦中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周公相见的次数都减少了,这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深深的忧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的含义发生了演变:
-
从“梦见周公”到“睡觉做梦”: 因为孔子提到了“梦见周公”,后人便用“梦周公”来泛指做梦这个行为。
-
从“做梦”到“睡觉”: 既然做梦是睡觉时发生的事情,梦周公”就逐渐引申为睡觉、休息的意思,这是一种非常文雅和含蓄的说法。
-
特指“白天打瞌睡”: 在现代汉语的日常使用中,“梦周公”更多地被用来指代白天在课堂上或工作时打盹、小憩,因为这种情况下的“睡觉”往往不是主动的,而是困倦所致,带有一点幽默或自嘲的意味。
现代用法举例
-
上课时:
“老师讲的课太无聊了,我差点就梦周公了。” (The teacher's lecture was so boring that I almost dozed off.)
-
午休时:
“中午吃完饭,我找个地方梦周公一会儿。” (After lunch, I'm going to find a place to take a nap.)
-
工作疲惫时:
“连续加班好几天,真想好好梦周公一下。” (I've been working overtime for days, I really want to get some good sleep.)
“梦周公” 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词,它不仅仅指“睡觉”,而是:
- 字面意思:梦见周公。
- 引申意思:做梦。
- 常用意思:睡觉,特指白天打瞌睡。
它将一个日常行为与圣人孔子和周公的典故联系起来,使得简单的“睡觉”这件事也变得富有诗意和历史感,下次当你看到有人白天打瞌睡时,就可以用这个文雅又有趣的词来形容他了。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