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医学角度看
现代医学认为,痘痘(痤疮)的四大元凶是: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口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增殖、炎症反应,脸颊长痘,尤其与以下几点密切相关:
内部因素
-
激素波动 (最主要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青春期: 雄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脂腺分泌大量油脂。
- 女性生理期: 经前一周,体内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失衡,雄激素相对占优势,导致下巴、下颌线和脸颊长痘。
-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部分女性患者有高雄激素水平,痘痘会反复出现在脸颊、下颌线等部位。
-
压力过大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会导致身体释放“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皮质醇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同时也会加剧身体的炎症反应,让痘痘更严重。
-
饮食习惯
- 高糖食物: 如奶茶、蛋糕、甜点、含糖饮料等,高糖分会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刺激胰岛素和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泌,进而促进皮脂分泌和炎症。
- 高GI(升糖指数)食物: 如白米饭、白面包等,原理类似高糖食物。
- 乳制品: 特别是脱脂牛奶,被一些研究认为可能与痤疮有关,可能与牛奶中的某些激素成分有关。
- 辛辣油腻食物: 虽然不是直接原因,但这类食物可能会加重身体的炎症反应,让痘痘变得更红、更肿。
-
遗传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如果你的父母在年轻时容易长痘,那么你长痘的概率也会相对更高。
外部因素
-
错误的护肤习惯
- 过度清洁: 使用清洁力过强的洗面奶或一天洗脸多次,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皮肤敏感、干燥,反而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来“自我保护”,形成恶性循环。
- 护肤不当: 使用过于厚重、致痘的护肤品或化妆品(特别是粉底、BB霜),堵塞毛孔。
- 卸妆不彻底: 彩妆残留是毛孔堵塞的元凶之一。
- 频繁去角质: 破坏皮肤屏障,使皮肤变得脆弱。
-
物理摩擦与压迫
- 手机: 长时间打电话,手机屏幕上的细菌和油脂会摩擦脸颊皮肤,引发“手机痘”。
- 手托腮: 手上的细菌和油脂会转移到脸上。
- 不合适的枕头套: 枕头套上会积累油脂、汗水和细菌,建议每周更换1-2次。
-
环境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气湿热: 高温高湿的环境会促进皮脂分泌,同时汗液也会堵塞毛孔。
- 环境污染: 空气中的灰尘、PM2.5等会附着在皮肤上,堵塞毛孔。
从中医角度看
中医认为,痘痘是“内有湿热,外受风邪”所致,不同位置的痘痘对应不同的脏腑问题,脸颊长痘尤其与肺和胃有关。
左脸颊长痘 (对应肝)
- 原因: 通常与肝火旺盛或肝气郁结有关。
- 诱因:
- 情绪不畅: 长期压力大、易怒、抑郁、生闷气,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久而化火。
- 熬夜: 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间,熬夜会消耗肝血,导致肝火上升。
- 不良饮食: 过食辛辣、油腻、煎炸的食物,容易助长肝火。
右脸颊长痘 (对应肺)
- 原因: 通常与肺热或肺风有关。
- 诱因:
- 呼吸道感染: 感冒、咳嗽、鼻炎、咽炎等呼吸系统问题,都可能导致肺热,反映在脸上。
- 过敏: 对花粉、尘螨、某些食物过敏,也可能在右脸颊引发痘痘。
- 环境干燥: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容易损伤肺阴,导致虚火上炎。
两侧脸颊都长痘 (对应肺和胃)
- 原因: 这通常是肺胃积热的综合表现。
- 诱因:
- 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烧烤、火锅等食物,导致胃中积热,上蒸于肺,发于脸颊。
- 作息不规律: 熬夜伤阴,导致虚火内生,同时影响肺和胃的功能。
如何改善脸颊长痘?
综合以上分析,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调理:
日常护理
- 温和清洁: 早晚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产品,避免使用皂基等强力清洁产品。
- 精简护肤: 选择清爽、不致痘的护肤品,做好基础的保湿和防晒,长痘期间避免使用过于厚重的面霜。
- 定期更换枕套: 保持枕套的清洁。
- 保持手机清洁: 定期用酒精棉片擦拭手机屏幕。
- 不要挤痘: 手上的细菌会加重感染,还容易留下痘印和痘坑。
生活习惯
- 规律作息: 尽量在晚上11点前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和皮肤得到修复。
- 健康饮食:
- 减少: 高糖食物、乳制品、辛辣油腻食物。
- 增加: 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兰花、胡萝卜、橙子等),以及富含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
- 管理压力: 通过运动、冥想、听音乐、与人倾诉等方式来释放压力。
- 适度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毒,对改善痘痘有好处。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痘痘问题持续严重,出现大量炎性丘疹、脓疱、结节或囊肿,一定要及时就医:
- 皮肤科医生: 可以提供专业的诊断,并开具外用药(如维A酸类、抗生素类)或口服药(如抗生素、异维A酸、抗雄激素药物等)。
- 中医师: 可以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开具中药方剂或进行针灸、拔罐等治疗,从根本上调理脏腑功能。
脸颊长痘是一个信号,提醒你关注自己的整体健康状况,从调整生活方式和护肤习惯入手,如果问题严重,务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