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通过刺激骨骼生长板(骨骺)和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来帮助你“长高到本该有的高度”。
为什么运动有助于长高?
- 刺激生长激素分泌:运动,特别是高强度、全身性的运动,会显著促进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促进骨骼和身体生长的关键激素。
- 促进骨骼健康:运动能增加骨骼的血液供应,为骨骼提供更多的营养,骨骼受到的适度压力和刺激,会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使骨骼变得更密实、更强壮。
- 改善姿态和体态:很多不良的体态(如含胸驼背、骨盆前倾)会让你看起来比实际身高矮,通过运动,可以加强核心肌群和背部肌肉,改善姿态,让你“站直”,从而显得更高。
对长高最有帮助的运动类型
以下几类运动被普遍认为对长高最有益,建议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纵向伸展运动(跳跃类和伸展类)
这类运动能直接刺激下肢和脊柱的生长板,效果最直接。
- 篮球:完美的纵向运动,包含大量的跳跃、投篮、拉伸动作,能充分刺激骨骼。
- 排球:扣球、拦网等动作需要不断向上跳跃,对弹跳力和脊柱的伸展都很有帮助。
- 跳绳:简单高效,每天坚持跳绳15-20分钟,能有效刺激下肢骨骼,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 摸高跳:原地或助跑向上跳跃,尽可能触摸高处(如篮板、树叶),是经典的纵向刺激运动。
- 引体向上:虽然主要是力量训练,但向上拉伸的动作可以拉伸脊柱,有助于改善因含胸驼背导致的“缩水”。
- 游泳:游泳时,身体在水平方向上被拉伸,水的浮力可以减轻关节压力,让骨骼和关节在伸展状态下得到放松和锻炼,同时对脊柱非常友好。
全身性有氧运动
这类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为全身骨骼输送更多营养。
- 跑步:特别是慢跑,能有效促进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
- 骑自行车:尤其是变速骑行,能锻炼腿部肌肉,促进下肢骨骼生长。
- 羽毛球、网球:需要不断跑动和跳跃,属于全身性运动,趣味性强,容易坚持。
柔韧性和拉伸运动
这类运动能改善身体姿态,拉伸脊柱和四肢,让你在视觉上和实际上都“长高”一点。
- 瑜伽:包含大量的拉伸体式,如“下犬式”、“眼镜蛇式”等,能有效拉伸脊柱和腿部韧带。
- 普拉提:专注于核心力量和身体姿态的控制,对改善体态效果显著。
- 广播体操:简单易学,包含了伸展、跳跃等多种动作,非常适合学生群体。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 坚持是关键:运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规律地进行(例如每周至少3-5次,每次30-60分钟)。
- 避免过度训练:特别是负重过大的力量训练(如举重、大重量的深蹲、硬拉),在骨骺线闭合前(通常在青春期后)要谨慎进行,过大的压力可能会对生长板造成损伤,反而影响长高,可以进行小重量、多次数的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
- 保证充足营养:运动消耗大,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肌肉和骨骼的原料)、钙(骨骼的主要成分)和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没有营养,运动效果会大打折扣。
- 保证充足睡眠: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即使白天运动了,如果熬夜不睡,也等于白费功夫,建议青少年每晚保证8-10小时的睡眠。
- 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运动,容易受伤,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慢慢增加运动量和强度。
-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才能坚持下去。
想通过运动长高,最好的策略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纵向伸展运动(如篮球、跳绳、游泳)为主,结合全身性有氧运动(如跑步)和柔韧性训练(如瑜伽),同时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并持之以恒。
最后再次强调,运动是挖掘你基因潜力的最佳方式,而不是创造超出基因范围的高度,放下焦虑,动起来,健康地成长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