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中药材,它的外观、味道和特性都很有特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它:
整体外观:一串串的“红宝石”
五味子是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在市场上,我们最常见到的是北五味子,它的外观特征非常鲜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形状与大小:果实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个头很小,直径通常只有5-8毫米,和一粒小号的枸杞差不多大。
- 颜色:未成熟时是绿色的,成熟后则呈现出鲜艳的深红色或暗红色,表面看起来油润有光泽,像一串串小巧的红宝石。
- 果皮:果皮不是很光滑,而是皱缩、稍显干瘪,上面可以看到很多不规则的褶皱和细小的纹理。
- 果柄:在果实的顶端,通常带有一小段细长的果柄,这也是辨别真伪的一个特征。
内部结构:一果藏五味
这是五味子最神奇的地方,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如果你把它切开,会看到:
- 果肉:果肉非常薄,呈半透明状,果皮和果肉紧密相连。
- 种子:内部包裹着一颗肾形的坚硬种子,颜色是黄棕色或棕褐色。
- 味道来源:它的“五味”并非来自果肉,而是果肉和种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轻轻咀嚼,能依次尝出:
- 酸:最先感受到的是明显的酸味。
- 甘:酸味过后,会有一丝回甘。
- 苦:然后是淡淡的苦味。
- 辛:接着能感觉到一丝辛辣或麻舌感。
- 咸:口中会留下一些微咸的余味。 这种“酸、甘、苦、辛、咸”五味俱全的特性,正是“五味子”名字的直接来源。
主要品种:北五味子 vs 南五味子
市场上主要有两种五味子,它们在外观和功效上略有区别:
| 特征 | 北五味子 (北五味) | 南五味子 (南五味) |
|---|---|---|
| 来源 | 落叶木质藤本,主产于东北、华北地区 | 落叶或常绿木质藤本,主产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
| 外观 | 果实较小,直径5-8mm,颜色更深红,果皮皱缩,果柄明显 | 果实较大,直径可达7-11mm,颜色偏红褐色或暗红色,果皮相对光滑,果柄较短 |
| 气味 | 有浓郁的果香气味 | 气味较淡,甚至有些酸败味 |
| 味道 | 五味俱全,味道明显 | 味道较单一,以酸为主,五味特征不明显 |
| 药效 | 品质更优,被认为是道地药材,收敛固涩作用更强 | 药效稍逊于北五味子 |
北五味子是“小巧玲珑,红皱有香”,南五味子是“个头较大,色暗味淡”。 在选购时,北五味子是更好的选择。
植物形态(在树上的样子)
如果你在野外或植物园看到生长中的五味子,它的植株也很有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藤本植物:它是缠绕性的木质藤本,会攀附在其他树木或支架上生长。
- 叶片:叶子是互生的,叶片很薄,呈椭圆形或宽椭圆形,边缘有细小的锯齿。
- 花朵:春夏季节会开出白色或淡粉色的小花,看起来很素雅。
- 果实:花朵凋谢后,会结出一串串绿色的果实,随着成熟逐渐变为红色,挂在藤蔓上,非常醒目。
常见用途
- 中药材:这是五味子最主要的应用,它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
- 食疗保健:
- 五味子茶:将五味子捣碎,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能安神、敛汗、生津。
- 五味子炖肉:在炖肉(如鸭肉、猪肉)时加入几颗五味子,可以增加风味,并起到滋补作用。
- 五味子酒:用白酒浸泡五味子制成的药酒,有补肾益气的功效。
- 调味品:在东北地区,人们有时会用五味子的果实来制作果酱或泡水喝,利用其独特的酸甜风味。
如何挑选优质的五味子?
记住几个关键词:“小、皱、红、香、实”
- 小而皱:北五味子个头小,果皮皱缩,这是其典型特征。
- 色红润:颜色呈深红色或暗红色,表面油润有光泽。
- 气味香:闻起来有浓郁的果香气,无酸败等异味。
- 手感实:用手捏感觉很坚硬,果肉饱满,干瘪瘪的通常是次品。
- 味俱全:取一粒放入口中品尝,能尝到酸、甘、苦、辛、咸五味。
五味子是一种外观独特、味道复杂、功效多样的珍贵果实,无论是作为药材还是食材,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