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些潜在风险,并选择专业、负责的医生进行沟通和治疗,是确保安全和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牙齿矫正可能存在的主要危害和风险,我将它们分为几大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牙齿及牙周组织的短期风险(通常可逆)
这些是治疗过程中或刚结束后比较常见的问题,但通常在治疗结束、去除矫治器后会逐渐恢复。
-
牙釉质脱矿(白垩色斑点):
- 表现:牙齿表面出现不透明的白色斑块或斑点,这是最常见的风险。
- 原因:佩戴矫治器(尤其是托槽和弓丝)后,清洁变得困难,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堆积,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这本质上是一种早期龋齿。
- 预防与处理:加强口腔卫生,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冲牙器、牙间刷,并定期使用含氟牙膏或漱口水,早期可以再矿化修复,严重时可能需要树脂填充。
-
牙龈炎和牙周炎:
- 表现:牙龈红肿、刷牙或吃东西时容易出血。
- 原因:同样是由于口腔卫生不佳,细菌刺激牙龈导致,如果炎症持续发展,会破坏牙槽骨,导致牙周炎。
- 预防与处理:与牙釉质脱矿的原因和预防方法相同,关键是保持口腔清洁。
-
口腔溃疡和软组织损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表现:矫治器(托槽、弓丝末端)可能会摩擦口腔内壁、脸颊或舌头,引起疼痛和溃疡。
- 原因:初期适应阶段或弓丝末端过长时常见。
- 预防与处理:可以使用正畸蜡覆盖尖锐的托槽或弓丝末端,通常在适应后会好转。
-
牙齿酸痛:
- 表现:每次加力后的几天内,牙齿会感到酸软无力,咀嚼无力。
- 原因:牙齿在移动过程中,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发生改建,产生正常的生理性反应。
- 预防与处理:这是正常现象,一般几天后会自行缓解,可以吃软食,避免用患侧咀嚼。
牙齿及牙周组织的长期风险(可能不可逆)
这些风险与治疗设计、医生技术和患者依从性密切相关,一旦发生,后果可能比较严重。
-
牙根吸收:
- 表现:牙根尖端变短。
- 原因: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表面可能会有少量牙骨质被吸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吸收非常轻微,不会影响牙齿的稳固性和寿命,但在少数情况下,如果施加的力量过大、不恰当,或者患者个体易感性,可能会导致牙根吸收过多,影响牙齿的长期稳定性。
- 预防与处理:治疗前拍摄X光片评估风险,治疗中定期拍摄X光片监测牙根长度,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
-
牙槽骨高度降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表现:牙龈边缘可能稍微向牙根方向退缩,露出部分牙根。
- 原因:牙齿在牙槽骨中移动,牙槽骨也会相应改建,如果治疗过程中口腔卫生不佳,导致牙周炎,牙槽骨会被破坏吸收,这是更常见的原因。
- 预防与处理:核心在于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牙周炎的发生。
-
“黑三角”(Black Triangle):
- 表现:牙齿排齐后,两颗牙之间出现了黑色的三角形缝隙。
-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牙龈乳头(牙齿之间填充的部分)萎缩;二是牙齿形态问题(如牙冠呈三角形),矫正排齐后,牙齿之间的接触点变成了点,原来的面接触消失,如果牙龈乳头没有相应长回来,就会形成黑三角。
- 预防与处理:治疗中通过“控根移动”等技术尽量维持牙龈乳头形态,治疗后可以通过修复(如树脂贴面、全瓷冠)来关闭黑三角。
咬合与颞下颌关节的风险
-
咬合干扰:
- 表现:矫正后,上下牙咬合时个别牙齿过高,导致咀嚼不适、颞下颌关节弹响或疼痛。
- 原因:治疗结束时精细调整不到位,或者患者牙齿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了不可预测的微小变化。
- 预防与处理:经验丰富的医生会在治疗结束前进行精细的咬合调整,如果后期出现问题,通常可以通过简单的调磨解决。
-
颞下颌关节紊乱:
- 表现:关节区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
- 原因: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矫正本身不是导致TMD的主要原因,但有时不恰当的咬合改变可能会成为诱因之一,绝大多数TMD与关节本身的问题、咬合习惯(如夜磨牙)、精神压力等有关。
- 预防与处理:在矫正前进行全面的关节评估,建立稳定、和谐的咬合关系是关键,如果出现TMD症状,应首先寻求关节专科医生或正畸医生的帮助。
美学及其他风险
-
“矫正脸”(Cute Syndrome / Bimaxillary Protrusion):
- 表现:对于一些骨性前突(嘴凸)的患者,如果仅仅将牙齿排齐,而牙齿的唇侧位置没有内收,可能会导致嘴唇更加突出,面型没有改善甚至恶化,形成所谓的“矫正脸”。
- 原因:治疗设计不当,没有充分考虑到患者的骨骼和软组织侧貌。
- 预防与处理:这要求医生具备优秀的审美和诊断设计能力,在制定方案时就要进行全面的头影测量分析,必要时需要拔牙为内收牙齿创造空间。
-
复发:
- 表现:矫正后的牙齿有回到原来位置的趋势。
- 原因:牙齿周围的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位置并稳定下来,如果佩戴保持器的时间不够或不规律,复发几乎是必然的。
- 预防与处理:保持器是矫正成功的一半! 必须严格按照医嘱佩戴保持器,终身维护。
总结与建议
牙齿矫正的“危害”并非必然发生,它们更像是一系列需要严格预防和控制的潜在风险。
如何最大程度地规避这些风险?
- 选择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一个好的医生能做出精准的诊断、设计合理的方案、并预见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 充分的沟通与知情同意:在治疗前,与医生详细讨论你的期望、可能的风险、以及医生的治疗计划,确保你完全理解并同意。
- 患者的高度配合:“三分靠医生,七分靠自己”,严格遵守医嘱,尤其是保持口腔卫生和佩戴保持器,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 定期复诊:按时复诊,让医生能及时监控牙齿移动情况、调整力量、处理早期出现的问题。
- 治疗后的长期维护:矫正成功不代表一劳永逸,终身佩戴保持器是防止复发的唯一有效方法。
牙齿矫正是一项“高风险、高回报”的医疗投资,虽然存在潜在风险,但在专业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绝大多数风险都可以被有效控制,最终换来一口整齐健康的牙齿和自信的笑容。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