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寒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核心原则是温补阳气、活血散寒,下面我为您详细梳理一下,从传统中医和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推荐哪些食物和方法可以帮助驱寒。
核心驱寒食物(可以多吃)
这些食物大多性温或性热,能直接给身体带来“暖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温性主食
- 生姜: 驱寒的“神器”!生姜中的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发热,最经典的吃法就是姜茶(红糖+生姜+水),尤其适合女性经期和淋雨后饮用。
- 肉桂: 肉桂有“暖身”之称,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可以用来煮粥、炖肉,或者在咖啡、牛奶中加一点肉桂粉。
- 糯米: 性温,有很好的补中益气、健脾暖胃的作用,冬天可以喝一碗热乎乎的八宝粥或糯米酒酿。
温性肉类
- 羊肉: “冬日进补,来年打虎”,羊肉是温中补虚、温补气血的佳品,能有效改善畏寒、手脚冰凉,推荐羊肉汤、红焖羊肉、涮羊肉。
- 牛肉: 性温,富含蛋白质和铁质,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牛肉中的铁有助于改善贫血,而贫血是导致畏寒的常见原因之一。
- 狗肉: (注意:部分地区及人群不宜食用)中医认为狗肉大热,能温肾壮阳,对畏寒、腰膝酸软有很好的效果,适合在严冬季节食用,如狗肉火锅。
- 鹿肉: 性温,能补五脏、调血脉,是很好的滋补强壮食品。
温性蔬菜
- 韭菜: 又名“壮阳草”,性温,能温肾助阳,对肝肾虚寒、腰膝酸冷有好处,可以做成韭菜炒鸡蛋、韭菜盒子。
- 大蒜: 性温,有强烈的辛辣味,能温中健胃、消食理气,大蒜素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发热,生吃或做菜都很好。
- 南瓜: 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温润脾胃,南瓜富含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会转化为维生素A,对免疫系统有益,可以蒸南瓜、南瓜粥。
- 洋葱: 性温,能健胃理气,还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温性水果
- 荔枝: 性温,甘甜,能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特别适合体寒的人。
- 龙眼(桂圆): 性温,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和红枣、枸杞一起煮水喝。
- 樱桃: 性温,能温中补气,健脾和胃,让人面色红润。
- 榴莲: (注意:热量高,不宜多吃)性热,是水果里的“暖宝宝”,能活血散寒、缓解痛经。
其他温补食材
- 红枣: 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日常食疗的好帮手,可以泡水、煮粥、煲汤。
- 枸杞: 性平,味甘,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常与红枣、桂圆搭配。
- 花椒: 性温,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在炖肉或做菜时放一些花椒,能驱寒暖身。
推荐的驱寒食谱
这里给您推荐几款简单又有效的驱寒食谱:
-
红糖姜茶
- 材料: 老姜3-5片,红糖2-3块。
- 做法: 生姜切片,加水煮沸,转小火煮10分钟,再加入红糖煮至融化即可,趁热饮用,发一身微汗效果更佳。
-
当归生姜羊肉汤
- 材料: 羊肉500克,生姜3片,当归10克,红枣几颗,枸杞一小撮。
- 做法: 羊肉切块焯水,与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砂锅,加足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5-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这是经典的温补气血、驱寒止痛的汤品。
-
当归鸡蛋红糖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材料: 当归5-10克,鸡蛋2个,红枣5颗,红糖适量。
- 做法: 当归、红枣加水煮15分钟,打入鸡蛋,待鸡蛋熟后,加入红糖煮至融化,非常适合女性在经期前后饮用,能补血暖宫。
-
韭菜炒虾仁
- 材料: 韭菜一把,虾仁适量,姜丝。
- 做法: 虾仁用料酒和姜丝腌制,热油快炒虾仁至变色盛出,再炒韭菜,最后将虾仁倒回锅中,加盐调味即可,温肾助阳,适合肾阳虚导致的畏寒。
驱寒的饮食和生活小贴士
- 避免生冷寒凉食物: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尽量少吃或避免冰淇淋、冷饮、生鱼片、沙拉、西瓜、苦瓜、黄瓜等性寒的食物。
- 烹饪方式多采用炖、煮、焖: 这些方式能让食物的寒气减少,同时更好地释放温补的成分,减少凉拌和生食。
- 吃饭细嚼慢咽: 充分咀嚼可以帮助脾胃更好地消化吸收,避免给脾胃增加负担。
- 注意保暖: 饮食驱寒是内在调理,同时也要注意外部保暖,特别是保护好腹部(肚脐)和脚部(脚底穴位多)。
- 坚持运动: 运动能让全身气血流通,是驱寒最根本的方法之一,选择快走、慢跑、瑜伽等温和的运动,让身体动起来,自然就暖和了。
重要提醒:
- 体质辨证: 驱寒的前提是了解自己的体质,如果你是阴虚火旺体质(常手心脚心发热、口干舌燥、盗汗),就不适合过多食用温燥的食物,否则容易“上火”,如果你是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振),则非常适合以上推荐的温补食物。
- 适度原则: 任何好东西都不能过量,温补食物也是如此,以免给身体带来负担。
- 严重情况及时就医: 如果您长期严重畏寒,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希望这份详细的指南能帮助您在寒冷的季节里,吃出健康和温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