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令人困惑的情况!很多人在开始低碳或生酮饮食时,都会经历第一周甚至前几天的体重不降反升,别担心,这通常不是脂肪真的增加了,而是由以下几个主要原因造成的:
核心原因:身体正在经历“适应期”和“储水期”
当你突然大幅减少或完全断掉碳水化合物摄入时,你的身体会进入一个适应和调整的阶段,这个过程会直接导致体重秤上的数字上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糖原耗尽与水分流失(最主要原因)
这是最核心、最科学的原因,解释了为什么减肥初期减得快,以及为什么恢复碳水后体重会迅速反弹。
- 什么是糖原? 糖原是储存在你的肌肉和肝脏中的能量储备,它是由葡萄糖(来自碳水化合物)合成的。
- 如何储存? 身体每储存1克糖原,会额外储存约3-4克的水分,这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储水方式。
- 发生了什么? 当你断碳水后,身体首先消耗血液中现成的葡萄糖,然后开始动用储存的糖原,随着糖原被消耗,身体也同时失去了大量与之结合的水分。
- 体重下降: 这就是为什么低碳饮食的前几天,体重会飞速下降,减掉的主要是水分。
- 体重回升(你的情况): 问题来了,当你第二天早上称重时,体重反而增加了,这通常不是因为脂肪,而是因为你可能:
- 前一天吃得咸了: 高盐分的食物会导致身体储水。
- 身体在“重新调整”: 虽然你断碳水了,但身体可能仍在进行各种代谢调节,身体为了应对能量压力,会暂时性地进行一些水分重分布或轻微的炎症反应,导致短暂的水分潴留。
- 物变化: 饮食结构的巨大改变(比如纤维摄入增加或减少)会影响肠道内的食物残渣和气体量,也会影响体重。
你前几天的快速减重是“失水”,而第二天体重的轻微回升,可能是身体在新的饮食模式下的一种“储水”或“重置”反应,这非常正常。
消化系统内容物增加
- 纤维摄入变化: 如果你为了弥补碳水的缺失,开始吃更多的蔬菜、坚果或生酮专用的代餐,这些食物的纤维含量很高,纤维会吸收水分并在肠道中膨胀,增加粪便的重量。
- 食物残渣: 新的食物需要时间消化,你的肠道里可能残留了比前一天更多的未消化食物。
- 气体: 高纤维饮食或身体适应新菌群初期,容易产生更多气体,导致腹胀,体重自然也会增加。
激素波动
- 胰岛素: 碳水化合物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帮助细胞吸收能量,断碳后,胰岛素水平会显著下降,胰岛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其他激素,如醛固酮,它调节体内的盐分和水分平衡,这种激素的“过山车”会导致身体暂时性地保留更多水分。
- 皮质醇(压力激素): 极端的饮食改变对身体来说是一种压力,压力过大时,皮质醇水平可能会升高,这会导致身体储水,尤其是在腹部。
肠道菌群变化
你的肠道菌群对饮食变化非常敏感,突然改变食物来源,会引起菌群的剧烈调整,在这个调整过程中,某些细菌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气体,或者影响你的新陈代谢效率,导致暂时的水分滞留和消化不适。
其他可能原因
- “欺骗餐”或“隐藏碳水”: 你是否在无意中摄入了碳水化合物?酱料、加工肉制品、含糖的饮料、某些蔬菜(如洋葱、胡萝卜)的分量吃多了,或者吃了标榜“无糖”但含有糖醇的零食。
- 生理期前: 如果你处于生理期前一周左右,由于激素变化,身体本身就容易水肿和储水,这可能会与饮食变化的影响叠加。
- 排便不规律: 如果前一两天排便不畅,肠道内堆积的废物和气体也会导致体重上升。
总结与建议
| 原因 | 解释 | 关键点 |
|---|---|---|
| 糖原与水分 | 断碳消耗糖原,导致失水;身体适应期可能短暂储水。 |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体重波动是水分的进出,不是脂肪。 |
| 物 | 纤维增加、食物残渣、气体导致肠道重量增加。 | 正常的生理现象,会随着时间推移和身体适应而改善。 |
| 激素波动 | 胰岛素、皮质醇等激素变化影响水分平衡。 | 身体在适应新的代谢模式,是暂时的。 |
| 肠道菌群 | 饮食剧变导致菌群调整,可能产气或影响代谢。 | 给身体一些时间,菌群会逐渐稳定。 |
你应该怎么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保持冷静,不要放弃: 这几乎是每个低碳饮食者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它不代表你失败了,恰恰相反,它说明你的身体正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 关注长期趋势,而非每日波动: 不要被一两天的体重数字迷惑,把目光放长远,以每周为单位来观察体重变化,只要每周的趋势是下降的,就没问题。
- 多喝水: 在断碳期间,多喝水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钠,并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轻水肿。
- 注意电解质: 确保摄入足够的钠、钾、镁,可以喝一些淡盐水、吃牛油果、坚果或使用电解质粉,电解质平衡对减少水肿至关重要。
- 保持耐心: 身体完全适应低碳饮食,进入燃脂模式,并稳定水分平衡,通常需要1-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过了这个适应期,体重就会稳步下降。
体重秤只是一个工具,它不能完全反映你的健康状况,多关注自己的精力、睡眠质量、衣服是否变松等更直观的感受,加油,这是黎明前的“假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