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疤痕增生的典型症状,您可以对照参考:
外观特征
这是最直观、最容易判断的症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凸起增厚:疤痕组织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皮肤表面,质地变硬、变厚,这是最核心的症状。
- 颜色变化:
- 早期:通常呈现鲜红色或粉红色,非常醒目。
- 中期:颜色可能加深,变为深红色或紫红色。
- 晚期:随着时间推移,颜色会逐渐变淡,变为暗红色、褐色,最终可能变为苍白色。
- 形状范围:
- 超出原始伤口:疤痕的边界清晰,但会超出原始伤口的边缘,向周围正常皮肤“侵犯”。
- 蟹足样:虽然这与“瘢痕疙瘩”(Keloid)更相似,但严重的增生性瘢痕也可能呈现类似形态,向四周不规则生长。
- 表面质地:表面可能光滑,也可能不规则的,有时会伴有毛细血管扩张,看起来有细小的红血丝。
自我感觉
这是患者最主要的困扰来源:
- 瘙痒:这是最常见的伴随症状,瘙痒感时轻时重,尤其是在天气变化(如炎热、潮湿)、情绪激动或夜间时可能会加剧,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 疼痛:部分患者会感到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钝痛、刺痛或灼痛感,当疤痕受到牵拉或压迫时,疼痛感会加剧。
- 紧绷感:疤痕组织会牵拉周围的正常皮肤,导致患者感到局部皮肤紧绷、僵硬,影响关节活动。
功能影响
当疤痕位于关节、面部等特殊部位时,可能会产生功能性障碍:
- 关节活动受限:如果疤痕长在关节处(如手肘、膝盖、肩关节),增厚的硬组织会限制关节的伸展和弯曲,导致活动不便,严重时甚至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梳头、弯腰、行走等)。
- 外观影响:位于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的增生性瘢痕,会严重影响个人美观,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交困扰。
重要区别:增生性瘢痕 vs. 瘢痕疙瘩
很多人会将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混淆,但它们在医学上是有区别的:
| 特征 | 增生性瘢痕 | 瘢痕疙瘩 |
|---|---|---|
| 生长范围 | 不超出原始伤口的边界 | 超出原始伤口的边界,呈“蟹足”样浸润 |
| 生长趋势 | 有自限性,通常在受伤后数月到1年内停止生长,并可能逐渐软化、变平 | 具有持续性和侵袭性,会不断生长,不会自行消退 |
| 遗传倾向 | 不明显 | 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
| 好发人群 | 任何人群,在张力较大的部位(如胸、肩、背)更常见 | 常见于深色皮肤人种(如黑人、亚洲人) |
| 复发率 | 治疗后复发率相对较低 | 手术切除后复发率极高(可达50%以上) |
如果你的疤痕虽然很厚很红,但没有长出原始伤口外面,那么它更可能是增生性瘢痕,如果疤痕像螃蟹脚一样疯狂地长到伤口外面,那就要高度警惕是瘢痕疙瘩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您发现自己或他人的疤痕出现以下一个或多个症状,就可能是疤痕增生了:
- 凸起、变厚、变硬
- 颜色鲜红、深红或暗红
- 伴有剧烈的瘙痒或疼痛
- 疤痕超出原始伤口边缘
- 导致关节活动不便或外观影响
建议:一旦发现疑似疤痕增生,应及时咨询皮肤科或整形外科医生,早期干预(如使用硅酮制剂、压力治疗、激光、药物注射等)可以有效控制其发展,促进其软化,减轻症状,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功能和外观的影响,切勿自行处理或拖延病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