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玻尿酸的名字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它来源于它的英文名 Hyaluronic Acid 的音译,但它的化学成分和“玻璃”或“尿酸”其实都没有直接关系。
我们可以把它的名字拆成两部分来理解:“玻尿酸” 和它的英文名 “Hyaluronic Acid”。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英文名 "Hyaluronic Acid" 的由来
这个名字是在 1934 年由两位美国科学家 Karl Meyer 和 John Palmer 首次提出的,他们从牛眼的玻璃体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并将其命名为:
- Hyal-: 源自希腊语 “hyalos” (ὑάλος),意思是 “玻璃、透明的”,因为他们最初是从 玻璃体 中发现的,所以用这个词根来命名。
- -uronic Acid: 源自其化学结构,它是一种 糖醛酸,在生物化学分类中属于“糖醛酸”家族。
Hyaluronic Acid 的字面意思就是 “玻璃状的糖醛酸”,非常直白地描述了它的 发现来源 和 化学类别。
中文名 “玻尿酸” 的翻译过程
“玻尿酸”这个名字是 Hyaluronic Acid 的 音译 和 意译 的巧妙结合,也是流传最广、最被大众接受的译名。
- “玻”: 取自英文名 "Hyal-" 的音译,也呼应了其希腊词根 "hyalos" (玻璃) 的意思,这个字用得非常巧妙,既发音相似,又有“透明、如玻璃般”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它无色、透明的特性。
- “尿酸”: 取自英文名 "-uronic Acid" 的音译,在翻译化学名词时,"Acid" 通常被翻译成“酸”,而 "uronic" 这个部分,因为发音与中文里的“尿酸”相近,所以就被翻译成了“尿酸”。
关键点来了: 这里的 “尿酸”和我们常说的痛风病相关的“尿酸” (Uric Acid) 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玻尿酸 (Hyaluronic Acid):是一种 糖胺聚糖,是人体本身就有的保湿和润滑成分。
- 尿酸 (Uric Acid):是 嘌呤 代谢的最终产物,如果身体里太多,可能导致痛风。
“玻尿酸”这个名字其实是一个美丽的巧合,它虽然带“尿酸”二字,但和疾病无关,反而因为它强大的保湿功能,成为了美容界的“明星成分”。
为了让你更清晰地理解,可以看这个简单的对比表格:
| 项目 | 英文名 | 中文名 | 关键点 |
|---|---|---|---|
| 物质名称 | Hyaluronic Acid | 玻尿酸 | “玻” 源自发现地“玻璃体”和词根“玻璃”;“尿酸” 是音译,与痛风尿酸无关。 |
| 发现来源 | 从牛眼的玻璃体中分离 | - | 名字中的“玻”字也来源于此。 |
| 化学本质 | 一种糖胺聚糖,一种酸 | - | 它确实是酸性的,但不是“尿酸”。 |
| 主要功能 | 强力保湿、润滑、支撑 | - | 因为保湿能力超强,1克可锁住自身重量1000倍的水分。 |
其他常见的翻译
除了“玻尿酸”这个最流行的名字,你还会在一些更严谨的学术或药品说明书中看到它的另一个名字:**透明质酸。
这个名字更侧重于描述它的 物理特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透明:因为它本身是无色透明的。
- 质酸:指它是一种黏稠的、胶状的高分子酸性物质。
“玻尿酸” 是一个通俗、好记、有商业传播力的名字,而 “透明质酸” 则是一个更科学、更严谨的叫法,但它们指的是同一种物质。

暂无评论,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