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减肥王》作为一档聚焦科学减重与健康生活方式的节目,其选手的饮食方案一直是观众关注的焦点,节目中提到的“粉”并非单一品类,而是以主食为核心、兼顾营养均衡与减脂需求的复合型主食替代方案,主要围绕“低GI、高纤维、高蛋白、低热量”的原则设计,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主要粉类选择及营养逻辑
-
杂粮粉类
选手日常主食以杂粮粉为基础,如燕麦粉、藜麦粉、荞麦粉、玉米粉等,这类食材富含膳食纤维,升糖指数(GI)较低,能延缓血糖上升速度,增强饱腹感,燕麦粉中的β-葡聚糖可促进肠道蠕动,荞麦粉含有的芦丁有助于调节血脂,而藜麦粉作为完全蛋白来源,同时提供必需氨基酸,适合减脂期间补充蛋白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豆类复合粉
为提升蛋白质含量,节目组常推荐将豆类与杂粮复配,如黄豆粉、黑豆粉与糙米粉混合,豆类粉富含植物蛋白(含量约20%-36%)和异黄酮,搭配杂粮后氨基酸互补,能更全面满足人体需求,黄豆粉搭配燕麦粉,可制成蛋白质含量达15%以上的主食粉,替代传统精米精面,减少热量摄入的同时避免肌肉流失。 -
薯类淀粉粉
红薯粉、马铃薯粉等薯类粉也是常见选择,薯类富含天然淀粉、维生素C和钾元素,且饱腹感强,节目中选手会将红薯粉与少量面粉混合制作面食,或用马铃薯粉替代部分淀粉勾芡,既满足口感需求,又控制热量(每100克红薯粉约含热量340大卡,低于精米面的360大卡)。
粉类搭配原则与食用方式
为保障营养均衡,节目强调“粉类+蛋白质+蔬菜”的搭配模式:
- 早餐:杂粮粉(如藜麦燕麦粉)30克,冲泡后加入脱脂牛奶(200毫升)、奇亚籽(5克)和蓝莓(50克),提供约300大卡热量,兼顾碳水和优质蛋白。
- 午餐/晚餐:用荞麦粉(50克)和黄豆粉(20克)制成面条,搭配鸡胸肉(100克)、清炒西兰花(200克)和菌菇汤(100毫升),总热量控制在500大卡以内,蛋白质达30克以上。
选手还会将粉类融入烘焙,如用全麦粉、南瓜粉制作低GI馒头,或用山药粉、紫薯粉制作代餐糕点,减少添加糖和油脂的使用。

科学减脂的核心:粉类只是工具
需明确的是,《减肥王》选手的成功并非依赖单一“粉”,而是建立在整体饮食管理的基础上,节目营养师团队会根据选手身体数据(如基础代谢、体脂率)定制个性化方案:
- 热量缺口:每日摄入比消耗低300-500大卡,避免基础代谢下降;
- 营养素配比:碳水占40%-50%、蛋白质30%-40%、脂肪20%-30%,其中粉类提供每日总碳水的50%-60%;
- 烹饪方式:以蒸、煮、凉拌为主,拒绝油炸和重油重盐,例如用魔芋粉代替部分面粉制作“零碳水”凉皮。
常见粉类营养成分对比(每100克可食部)
粉类种类 | 热量(大卡) | 蛋白质(克) | 膳食纤维(克) | 升糖指数(GI) |
---|---|---|---|---|
燕麦粉 | 367 | 0 | 0 | 55 |
荞麦粉 | 316 | 0 | 5 | 45 |
藜麦粉 | 368 | 1 | 0 | 53 |
黄豆粉 | 324 | 5 | 9 | 18 |
红薯粉 | 337 | 9 | 6 | 63 |
精米粉(普通) | 348 | 4 | 7 | 82 |
从表格可见,杂粮粉和豆类粉在蛋白质、纤维含量及GI值上均优于精米粉,更适合减脂期食用。
相关问答FAQs
Q1:普通人可以直接用杂粮粉代替主食吗?
A2:不建议完全替代,杂粮粉虽营养丰富,但长期单一食用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如缺乏维生素B族、矿物质等),建议将杂粮粉与精米面按1:1比例混合食用,逐步增加杂粮比例,同时搭配足量蔬菜和蛋白质,确保饮食多样化。
Q2:市面上标注“代餐粉”的产品适合减脂吗?
A2:需谨慎选择,部分代餐粉通过添加魔芋粉、奇亚籽等成分增加饱腹感,但若蛋白质含量低(<10克/100克)、添加糖或代糖过多,反而可能影响代谢,建议选择配料表简单、无添加糖、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达标的杂粮复合粉,并作为临时代餐手段,而非长期依赖。

暂无评论,1人围观